调查戴名世这人,不查不知道,一查却是吓一跳,这才知道原来戴名世与赵申乔早有恩怨。
戴名世少年成名,当年同与赵申乔之子赵熊诏参加科举,原本会试第一的戴名世在殿试之后变成了榜眼,而原本才能远不如戴名世的赵熊诏在殿试时宛如文曲星下凡,引经据典、对答如流,惹得戴名世怀疑考题早已泄露。戴名世自咽不下这口气,四处鸣冤,可最后这件事却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戴名世因此是大受打击,不仅对当朝官员不满,连带着对大清与当今圣上也不满起来,所著《南山集》中多次引用了吴三桂手下官员之言,更在其编写的《滇黔纪闻》中称吴三桂当年所建立的伪政权为"南明政权",这不是纯纯觉得自己活腻了吗?
四爷于早朝之上言明此事,他并未替戴名世开脱,而是请皇上彻查当年科举一事。
皇上听闻此事也是勃然大怒,毫不犹豫答应下来。等着腊八节后,就已经真相大白。
年珠听说这消息后,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这事儿若有分毫偏差,只怕就达不到这样好的效果。
年若兰也十分高兴,直道:“旁人只怕做梦都想不到王爷背后的幕僚会是一五岁的小娃娃,这事儿一出,雍亲王府上下也能过个好年。”“说起来,咱们珠珠可是最大的功臣呢!”“这是自然!"年珠骄傲一笑,亲昵挽起年若兰的手道,“这样您也能安心养胎了。”
如今年若兰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虽说她前三个月怀相不佳,时常嗜睡犯恶心,但她与她肚子里的孩子一切都好。
女子有孕三个月后,到了有孕中期,各种不适会渐渐消失,现在她面色红润,一切都好,就连太医也说定能平安生下孩子。当然,其中年珠是功不可没,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暖阳高照,她都会拉着年若兰早晚各散步小半个时辰,哪怕天气不好,在宽敞屋子里走走也是好的。用年珠的话说:“……您别看我年纪小,但我见得多啊。”“有些话我在便宜坊内听人说过的,说是女子有孕后就要多走动,这样才好生产。”
“还有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也不是肚子越大越好,得讲究荤素搭配均衡,只要您身体康健,反而是肚子更小些好生。”年若兰见她说的头头是道,是啼笑皆非,只觉她一小娃娃比自己都懂行。过了腊八就是年,四爷每每过来时会带些腊货、福橘等各地进贡之物,年珠从这些物件上也能嗅到过年的气息。
年珠很喜欢吃各种香肠,其实清朝已有香肠,“香肠”这名字还是皇上取的。比起后世来,如今的香肠种类可谓百花齐放,像什么雎宁王集香肠、丁氏香肠、宁洱磨黑香肠,甚至还有驴肉香肠。若说最喜欢的,还是要数驴肉香肠,香肠灌好后还会用果木熏上数月,吃起来口感特别,味道也很不错。
四爷见年珠喜欢吃,便一股脑送了许多过来。接下来每顿饭,年珠都能在桌上看到这道驴肉香肠,真吃得多了,却有些腻味。
“姑姑,您可吃过麻辣香肠?还有广式香肠?这些香肠味道虽不错,可却太过单一。”
“若多做些口味出来,不管是放在杂货铺或便宜坊售卖,定会受人欢迎的。”
她尤其想念麻辣香肠。
花椒与辣椒磨成粉,与七分瘦三分肥的肉条一起灌进猪小肠,晒干后最好再用果木熏上十天半个月,哪怕是清水煮着吃也是难得的美味。油脂混着辛辣麻香在唇齿间散开,辛辣椒麻与肉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唇齿留香,叫人恋恋不忘。
以至于到了夜里做梦,年珠都梦见自己在啃香肠。等着她醒来时,外头已是天光大亮。
年珠刚伸了个懒腰,正欲起身呢,就见聂乳母走了进来,笑道:“格格,您快起来,二爷回来了。”
“阿玛回来了?"年珠面上一喜。
虽说年羹尧不算个好丈夫,但对她来说却是个好父亲,不说别的,每每年羹尧从四川送东西回去年家,捎给她的东西都是最多的。年珠连忙穿了衣裳下床,径直朝外冲出去。她一出门,就瞧见年羹尧站在廊下等着自己。年羹尧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五官出众,身姿如松,看起来不怒自威,但看向年珠的眼神里隐隐却带着几分笑意。
年珠欢喜扑了过去,扬声道:“阿玛!”
“珠珠。"年羹尧一把就将年珠抱了起来,学着去岁除夕的样子将她高高举起,笑道,“一年未见,你长高了,也长重了,可想念阿玛?”年珠重重点头,道:“我当然想念您,前些日子我听额娘说您会回京过年,时常与姑姑念叨着您,不知您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呢…”年羹尧面上满是笑容。
他连夜赶路,昨夜才回京,他回到年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年遐龄请安,父子三人闭门说起京城近况后,已是深更半夜。他并未多做休息,直接驾马朝圆明园驶来。他膝下子女众多,却唯有这个五岁女儿一点不怕自己,会拽着他的袖子说想他,会叮嘱他出去应酬少喝点酒……更会差人送他爱吃的糕点去四川,纵然那糕点送去四川时早已生霉,却也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年珠如今再次看到年羹尧时是感情复杂,若无意外,她的阿玛没几年只怕活不到几年了。
年羹尧像从前一样摸着她的小脑袋,笑道:“一年不见,你不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