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1 / 4)

第49章第49章

年珠一向带着笑的小脸上毫无半点笑意,取而代之的则是郑重。“李大人,若我只想识文断字,这偌大的京城里不说找出一千个,却也能寻到八百个,我想要的师傅,从来不是那等只知识文断字,满口礼义廉耻的举人进士。”

“那些人才高八斗,嘴上说着为国为民,背地里却是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这样的人,怎配当我的师傅?”

“我想要的师傅,必定要心怀天下百姓。”李卫喉头一动,他进京已经将近十年,久远的都快忘了当年的志气与梦想。京城达官显贵多的很,但这些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从不管百姓的死活,不在乎大清江山的安危。

他怔怔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低声道:“这样的人,京城中未必没有,小格格为何会选中我?”

“原因很简单啊,比李大人您胆子大的没您有志气,比您有志气的没您豁得出去,比您豁得出去的没您有见识,所以我才想要拜您为师。“寒风呼呼,吹的年珠脸上发僵,但如今她却顾不上这些,依旧是正色道,“我听司掌柜说起过您,说您自幼聪明过人,却一直不喜念书,您曾说过,读书只能识文断字,朝中许多官员,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等到身居高位,就想着四处敛财、贪赃枉法,这栏的书,不读也罢。”

“所以您从小就对各地大小事务感兴趣,大到官府断了什么案子、小到哪个庄子里哪个寡妇再嫁,您都十分在意,直说唯有知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才能当个好官。”

“这样的人,我实在是敬佩的很,所以才想拜您为师。”李卫这才知道,眼前这小姑娘可不是闲着没事瞎胡闹呢。只是可惜…可惜她只是个小姑娘。

李卫心心中惋惜几声,却是毫不犹豫摇摇头道:“多谢小格格的另眼相待,可如今我并没有收徒的打算,您既然知道我的志向,就该清楚我如今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户部公务上,实在没闲情逸致忙活别的事情。”“多谢小格格送的一百两银子,你放心,我虽读书不多,却也知道没有白拿人银钱的道理,如今我手头紧,等着过些日子定连本带利将这钱还给您。”“我还有公务在身,还得回去户部一趟,就不留小格格了。”这逐客令都已下的如此直白,年珠也不是那等死乞白赖之人,笑了笑道:“区区一百两银子而已,李大人不必客气。”她转身就走,心想:多好的人啊,多好的官儿啊,比起见钱眼开的汪景祺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年珠很快就走出了破败的李府。

聂乳母扶年珠上了马车,愤愤不平道:“这李大人也真是的,七格格您要拜他为师他竞不答应?如今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攀上年家或雍亲王府,他却如此冥顽不灵!”

“也好,这样的破地方,您以后也不必再来了!”“谁说我不来了?“年珠觉得这个李卫的确是有点意思,也难怪四爷登基之后会重用这人啊,她顶着聂乳母不解的目光,解释道,“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还得三顾茅庐呢,我怎么也得叫李卫大人瞧见我的诚意。”“乳母,以后我们来这儿的日子还多着呢!只是李卫大人身边的那乳母听不见,若不然要她帮着美言几句,想必也能事半功倍!”说到这儿,她突然想了起来,便道:“乳母,你叫人出去打听打听,看看李卫大人最近有没有遇见什么难事儿,若我能顺利帮他解决,他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她知道,这世道对女子不公平,所有人都说女子最好的归宿就是嫁个好男人。

但她偏不,她不仅要把自己的幸福牢牢握在手中,还要替年家上下所有人撑起一片天。

不出一日,这事儿就打听了清楚。

李卫得罪了裕亲王。

年珠顿时就懂了,为何小成子拿着银子前去户部打听李卫,无一人敢多言呢。

说起来这位裕亲王可是大有来头,此人名叫保泰,是皇上的侄儿,按理说皇上的儿子都数量庞大,可不会区区将一侄儿放在眼里,但保泰可是已故裕宪亲王福全的儿子啊。

据传当年先帝去世,在选择继承人的人选上,故去的孝庄太皇太后在皇上与福全两人中间犹豫不决,最终因皇上出过天花,选择了皇上。若换成旁人,早就心怀不轨,但福全与皇上年纪年纪相仿,就像是如今的弘历与弘昼似的,两人从小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福全不仅没有对皇上没有半分不满,甚至长大后还兢兢业业辅佐皇上。

十多年前,福全去世,由保泰承爵,成了裕亲王。皇上对保泰这个侄儿可比许多皇上还上心。但保泰不仅没有对皇上心生感激,反倒仗着皇上的宠爱肆无忌惮起来,这不,自他阿玛去世后,他就借口王府度日艰难,示意自己安插在户部的官员收取库平银。

何谓库平银?

说白了,就是皇家贵胄换个好听的说法贪朝廷银子呢,每一千两银子都要加收十两银子,这银子最后都进了保泰的腰包。偏偏这件事是在皇上跟前过了明路的,就连皇上也答应下来,保泰收了十多年,皇上没说停,户部上下谁敢多嘴?

如今的李卫正掌管着银库事务,他多次朝上峰言明此事不妥,但他的上峰可精得很,嘴上与他打着哈哈,但对库平银是照收不误,没多久,李卫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