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常春藤小筐(3 / 3)

小狸倒挺精神,凑到主人身旁捣乱。

一会儿抓咬藤条,一会儿锁人脚踝,一会儿跳进正在编的藤筐,下巴搭着筐沿,乌溜溜的眼珠,紧盯着被压歪的筐骨。

沈青喂了三个虾干,又编一个鸡蛋大的小球,丢进东屋,引走小狸,方专心编藤筐。

不过,他并非一整天都在编藤筐。

下午,小雨转中雨时,沈青照着当初孩童们提的改进意见,整出五款辣条。

他清楚地记得,赵浩离开前曾说过...四天之后再来,仔细算算,明天就到约定的签合同期限了。

夜里,雨势变大。

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滴落,发出啪嗒的声响。

屋后杨树林,哗啦、咔嚓的,估计经过这场雨之后,树上叶子会全落光。

等天晴了,就该收拾菜园了。

罢园的果蔬,如青椒、茄子等,要薅除秧子、深翻菜畦。

蔬菜幼苗,如白菜、莴苣,要间苗移栽。

红薯,也可以挖了。

这场雨,只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清晨,天就放晴了。

和煦阳光,普洒大地,沈青将紫藤萝棚架下的两张木床,全拖拽至院子里。

一张,晒五味子,一张晒板栗。

天晴了,地还是湿的,铺不了晒布,更甭提晒板栗了。

沈青正在往晾衣绳上挂拐枣时,两名男的骑车驶进院子。

一个,高挑,挺拔,剑眉星目,乃是赵浩。

一个,个头也高,长国字脸,眉眼与赵浩有点相似,气质却偏向于沉稳和内敛,应该是赵和。

二人跳下车,赵浩笑道:

“这是沈青,辣条好不好吃,全靠他了。

这是我弟赵和。

沈青,我先找个棍子,把自行车上的泥刮一刮,再进屋谈正事。

不然,晒上几个小时,泥干了,可就不好弄掉了。”

“行。”沈青寻一些细竹枝,“喏,给。”

兄弟俩接过,对准挡泥板、前叉,咔咔一通搞,弄掉一团团泥巴。

整好车和拐枣后,三人走进堂屋。

当然,进屋之前,用铁锹刮净了鞋底的泥巴。

沈青喊人落座后,沏了一壶红茶,倒满三个小碗,“来,喝点茶,驱驱寒气。”

赵浩端起红茶品尝,茶汤深褐透亮,口感圆润醇厚,咽下后,舌苔会残留一些甜味和果香,还蛮好喝的。

“沈青,秘方研究得怎么样了?”

“研究好了,已经写在纸上了,我备了一些辣条样品,拿过来你俩尝尝看。”

尝辣条?

赵和表情扭曲一秒,赵浩却笑道:“成。”

沈青从西屋的厨柜内,端回一个木质托盘,盘上放了五个小碗,每个碗里都装有一款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