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是一种洄游性生物,孵化于入海口处,像蚂蚁一样大,过着蜉蝣般生活。
春季,幼蟹遵循本能,洄游至淡水湖泊中,以红虫、孑孓等为食。
在第二年春天,幼蟹长至瓶盖大小,进入疯狂觅食褪壳期,并于秋季,洄游至入海口处,交配繁衍,死在那儿,沦为蟹蚁的养分。
其洄游时,需爬过一个个河流闸口,方能抵达目的地,因此被叫为大闸蟹。
对大闸蟹来说,秋风起,蟹脚痒,意思是...秋季寒潮来袭,性腺逐渐成熟的大闸蟹,该舞动蟹脚洄游了。
而性腺发育期,正是螃蟹长膘最快,也最肥美的时候。
母蟹早熟,九月黄最多,公蟹晚熟,十月膏最鲜。”
“嘶,一句俚语,竟然藏着这么多道理。”
青年瞳孔微睁,看向摊贩,用眼神寻问:这是不是真的?
“嗐~”
摊贩讪笑。
“十月,确实是吃公蟹的最佳时期,但也不代表不能吃母蟹啊,就是黄少了一点,味道和‘九月蟹’一个味。
小伙子,你挑的蟹,壳大脐圆,爪子灵活,个个都是好货,回家刷干净,配点姜片一蒸,绝对好吃。”
青年抿嘴一笑,将桶里的螃蟹,倒回大盆内,着手挑尖脐的。
摊贩坐回原位,不再劝说。
反正这波生意没跑,后面来的客人,若不晓得‘九十之分’,买母蟹概率更大,毕竟,蟹黄名头在外。
怎么算,他都不吃亏。
须臾,沈青走到摊子最右边,那儿放着一盆清水,他捧水洗净手上的泥污,将小桶递给了摊贩。
“老板,我挑好了,你算一下钱。”
哗---
摊贩接过小桶,手腕上下一晃,令结团的螃蟹散开了,他打眼一扫,道:“拢共6只,付1块8就成。”
沈青付了钱,摊贩取来一个网兜,和一卷麻绳。
摊贩先将蟹爪对折,剪一段麻绳,‘左-右’绕三圈,‘上-下’绕三圈,并打了个活结。
接着,用同样的方式,将其余螃蟹绑好,并装进网兜内。
“喏,给。”
沈青接过网兜,将其挂在车把上,便推车继续往前走。
野集人来人往,呦呵声、砍价声不绝于耳,十分的热闹。
沈青并未着急摆摊,他径直向南来到朱大阳的摊子,寻问春兰最近的行情。
得到的信息:行情上涨,异种价格未变,仍是70往上,其余春兰,价格普遍上涨3~8块钱,卖价为43~58块。
朱大阳建议沈青,这回摆摊除异种外,每盆花的卖价,提个4块钱就行。
值得一提的是,哑女彻底栓住了浪子的心,二人将于下个月办喜事。
沈青收下喜糖,祝贺二人一番,表示一定会喝喜酒后,方推车离开,去寻空摊位。
走着走着,目光被一花摊吸引。
坐在椅子上的摊贩,小眼睛、小鼻子,脸型像一个扒铲,呈梯形,摊子正中央,摆有三盆奇特的高壮花卉。
扒铲?
高壮花卉?
是刘小卫口中的‘南方’花贩无疑了。
沈青凝眸看向那三盆花。
一盆,高约2.5米,叶柄粗如手腕,叶片呈长圆形,大过担架,翠绿有光泽,乃是芭蕉。
一盆,高约1.5米,茎底布有蓑衣样玩意,叶片呈圆形,还像蒲扇般,布有许多褶皱,油绿有光泽,不晓得晒干后,能否剪一剪当扇子使,乃是圆叶轴榈。
一盆,高约1.4米,叶柄又长又粗,叶片呈类心形,翠绿不光滑,像放大版的木耳菜,乃是---
这时,一眼袋下垂的老头走上前,还一脸愤怒的瞪着第三盆花。
“滴水观音,这种害人的东西,也敢拿出来卖?它的汁液、果实、滴下来的水,都有毒,误触或误食,轻则灼伤,重则...丢命呐。”
“不懂,别瞎说。”
摊贩站起身。
“做生意的,咋可能卖害人玩意,卖了,不是堵自己的活路嘛。这不是劳什子滴水观音,而是...小伙,你来说,你盯小一会儿,应该已经瞧出点门道来了。”
不是滴水观音?
那便只能是---
沈青挑眉,“是...象耳芋?”
“厉害,真识货。”摊贩竖起大拇指,“象耳芋和滴水观音,都是天南星科植物,外观也很相似,都是粗柄大叶,不过,懂行的人,瞅上几眼,就能分辨出它俩。
象耳芋,叶子是绒面,透光,从小往上看,叶背呈线条状,叶柄附有一层白雾,微毒,经过一番处理,可烹饪食用。
滴水观音,叶子光滑,叶背油亮,叶柄青翠,剧毒,碰到了,要离得远远的。
摊上这盆,叶柄绿里透白,咋可能是滴水观音?”
象耳芋,别名大野芋。
爱生长在南方林下湿地,或者石缝中,根茎有解毒消肿、祛痰止痉之效,还能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叶柄可以凉拌、炒、煮,或加一些佐料舂着吃。
(舂,chong,指把东西放进石臼、乳钵内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