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我对钱没兴趣」(2 / 4)

「而期限嘛,那就是没有期限。」

檀锦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跟这些老外用英文无障碍交流,不需要经过第三人之口,这些话出自本人之口那就很是震憾了。

公司要做强做大,创始人100%控股肯定是不可能的,没有谁能够独吞完完整整的利益。

要赚大钱就得学会分润利益,上市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分果果的过程,然后分到最后很多创始人就把公司给分丢了。

虽然不至于什麽都不剩,但是怎麽着都挺憋屈的,除非是有意套现不要公司了。

马厂长显然不属于这一类,这家伙还曾想过私有化特斯拉呢,只不过没有成功,可见其对于公司的控制权还是非常在乎的。

特斯拉如今只是一个小厂,投资机构不会也没那个心思打他的主意,马厂长的股份也够多无需担心,但未来可就不好说了。

再说了马厂长还要减持股份套现改善生活嘛,他的股份只会是越来越少。

股份不足以绝对控股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其他股东里找到绝对的盟友,像是关系深厚的机构投资者,董事会持股的高管等等。

以利诱之,马厂长根本不缺,那麽就只能以权诱之。

不得不说,檀锦程这个提议他真的很心动,戴姆勒是特斯拉最早的投资者,也是救特斯拉于水火之际,算是特斯拉的大恩人了。

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上市之后的特斯拉需要新鲜的血液。

如果能够促成戴姆勒跟尉来汽车的股权交易,不仅仅能够让特斯拉得到新鲜的血液,同时还能够在华夏市场寻找一个合作夥伴。

更不提檀锦程还许诺把持有股份的投票权全权交给他来处理,这就相当于他的投票权达到40%以上了啊。

「好手段啊,这小子是不是提前研究过埃隆的性格?」

最好的手段不是多复杂,也不是什麽阴谋诡计,而是直击人心的阳谋,是简单粗暴。

马斯克是什麽样的人,华尔街的同行早就领教过了,特斯拉在IPO过程当中,他可是把股权看得很重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哪怕是离婚了也没让他的前妻得到什麽好处。

至于特斯拉以前的创始人,更是被他在上市之前就踢出局了,可见是一个权力欲望十分重的人。

性格强势,权利欲望强,一个天生的强者。

作为朋友的话,埃隆肯定算不上什麽好的朋友,天性要强势必就凉薄,可以说是一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

但是如果做为合作夥伴的话,还是不错的,强力的合作夥伴,只要你不威胁到他的权利,那大家都能一起吃肉喝汤。

檀锦程显然是有备而来,对于埃隆想要什麽都了解得非常清楚。

「这个主意不错,我可以帮檀你联系一下戴姆勒的管理层,看看他们有没有转让的想法,只不过他们的股份没有10%,如果檀你想要的话可以在二级市场再买一点。」

马厂长只是略微的考虑了一会儿,就接住了檀锦程抛过来的话题。

当然了,对于他自己手里的股份他是绝口不提。

不过这对于檀锦程或者是尉来而言已经不重要了,8.57%跟10%同样都是第二大股东,不出意外的话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维持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二级市场的流通股总共就1330万股,别看只差了一个多点的股份,但是这已经是二级市场流通股的10%了。

一次性买这麽多放在大A那就相当于坐庄了,还买个嘚儿!

「那太好了,那就麻烦埃隆你了,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快一点,我在米国呆不了太久。」

檀锦程也不客气,跟这种狂人就应该简单粗暴,把要求给提出来,能聊就聊,聊不下去就闪人。

沪市超级工厂没一年都完工了,马厂长也是个心急的人呢。

原本他还不是很明白为什麽之前的联系人沈楠彭会亲自过来,谈专利合作根本用不上他呢,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本就为了专利技术合作的一次碰面可以说是充满了意外跟惊喜,尉来汽车有意对特斯拉进行股权投资,而不只是单纯的弄几个专利回去,这让马斯克比较满意。

而对于檀锦程来说,之前马厂长提出的有意把他们的电动跑车弄进国内售卖,如果能够谈成,这对于尉来而言也是有着绝对的好处。

电动汽车卖得怎麽样真的不重要,但是实际在各种路况下行驶,收集到的数据对于一家汽车公司而言,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儿了。

自己测试跟车主自己实际使用得来的数据,还是有些区别的。

所有的车企里第一款车,第一代车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通过一个个车主「测试」出来不足之处,然后再改进的。

特斯拉仅仅只有那麽几款车,能够在短短十数年的时间里,在全世界范围里都卖得那麽好,肯定是有他过人之处的。

合作越深,能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有了这一个股权投资上的合作,接下来的事儿就很好谈了,专利技术具体怎麽搞这些细节檀锦程不懂,价值几何什麽的也说不上来。

只是提议双方在现在以及以后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