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檀锦程的狗里狗气了,没有沈楠彭这麽豪,他就把沈楠彭投资的云计算公司给记下来,有印象的就记下来等着下一次融资,没印象的就暂时不管。
云计算在2010年来说还太过于超前,能不能够撑下来都不知道,沈楠彭有钱不怕可以把看中的都投了,他可玩不起。
另外就是很多公司的名字还有创始人什麽的跟自己记忆当中的不同,是不是后来的公司还不知道呢。
呆坐了片刻,檀锦程起身拍了拍屁股回到酒店。
「也不知道老余他们在特斯拉参观得怎麽样。」
尉来这次来特斯拉考察的行程是公开的,也报备过,由创始人以及两位研究院的领导带队,阵仗可不算小,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2010年半年过去,车市基本的格局已经能够看出个大概了,日系品牌跟迪子是今年最大的输家,除铃木汽车之外的五大日系汽车厂,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
减产幅度最高的就是本田跟丰田这两家了,本田减产近五成,丰田则超过了六成,按照市场预测,哪怕是下半年奋起直追,日系品牌整体的销量下滑也在30%左右。
让出来的市场主要由德系还有自主品牌瓜分掉了,德系是最大的赢家,其次就是自主品牌,不过这不包括迪子。
刚刚进入七月份,BYD高级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夏冰就出面公开向经销商喊话,稳定经销商的情绪,同时也将今年的销量预期从100万辆下调至60万辆。
这是开始认怂了,没办法,上个月末已经有经销商在他们公司的门口拉起横幅了,退网门经过几个月的发酵,不仅没有降温,反倒是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迪子的操作实在是让檀老板有些搞不懂,放给媒体的料不是怎麽安抚经销商,重建经销网络,而是跟J字头的自主品牌互相指责,指责被对方暗算。
诚然,J口牌给予的奖励(单店600万)和无担保赊销铺货300万元新车的操作确实是够骚的,但是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品牌的煽动,就盲目的集体退网吧?
敢开4S店的哪个不是在当地有点儿背景的,不提商誉他们会差这600万元?这转移视线的手段实在有些拙劣,除了给媒体提供更多的新闻爆点之外,没有任何效果。
国内J字头的自主品牌也就那麽几家,能跟迪子形成竞争关系的也就两家,这两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回应。
一直追踪此次事件的猪厂汽车频道又致电了迪子部分经销商,大部分经销商对于邮件的态度不一,南区的某位经销商认为,这只不过是转移视线的方式之一。
不过,同时他也认为迪子应该是意识到了真正的危机,以往可是不理他们,而是以扣除保证金来威胁他们。
J字头有没有给出这麽丰厚的奖励挖经销商檀锦程不知道,不过在檀锦程看来,煽风点火肯定是有,但如此丰厚的优惠应该是不太可能。
两家被影射的J字头车企,一家是国企,大概率不太可能干出这种事儿,而另一家新收购了沃尔沃,正忙着消化沃尔沃技术还有选址建厂呢。
从时间点上来说,可信度不大,檀锦程可是知道沃尔沃收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收购资金还有技术消化的问题,吉利可是很长时间都特别困难呢。
点点火,煽煽风这肯定是有的,用迪子爆料的条件挖上那麽一两家也有可能,但是大规模挖,他们有这个钱吗?
好家夥,300多家的经销商退网,奖励跟赊货每家900万元,都是J字头乾的,这得多少钱,现阶段的李老板有这个钱吗?
大概这也是迪子不敢直接点名的原因,真要是有证据,干嘛要用J字头代替,直接爆料丢出来就行了。
总之一句话,捅你两刀是肯定有的,但是刀刀都是他捅的那肯定不可能,主要的责任还是迪子没有处理好跟经销商以及媒体甚至是客户的关系。
F3这车子怎麽说呢,其实挺拉的,卖得好的原因檀锦程真是看不懂,不过也正是销量越大,问题也就越多,质量跟不上的话客户当然不乐意了。
而媒体方面,猪厂的汽车频道这几个月以来就是盯着迪子不放,时不时的放出一些爆料出来,檀锦程真有点怀疑船夫哥是不是得罪死了老丁。
特麽的,一个事件跟踪了三个月,还在不依不饶的继续下去,这得多大的仇,还是说车市里没有其他的新闻报导了?
不过迪子这公关部门也是够烂的,三个月了都没有拿下猪厂汽车频道,这事儿少不得要有人背锅了。
「夏冰估计距离离职的时间也很近了吧?应老板要捡便宜了。」
公司发生这麽大的危机,迟迟无法解决,一般的高层肯定是背不动这口锅的,汽车销售公司经理就是最好的背锅对象。
「檀总啊,你是不知道否定自己有多痛苦;哎,还是专注网际网路才行啊。」
华尔街的夜色,依旧是纸醉金迷,不过这一切似乎跟匆匆赶来的李兵没什麽关系,他囫囵吞枣的吃着盘子里的牛排。
搞到了几轮投资之后,李兵做了很多尝试,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汽车节目制作商,在200个电台开办节目,还出版办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