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设立监察院(1 / 2)

次日清晨,京城的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李玉推开窗户,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晨风,心情格外舒畅。

早朝时分,群臣在大殿中聚集。

李玉站在文武百官之中,静静地观察着这座权力的中心。他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最终落在太子慕卿身上,心中不由感到一阵欣慰。

太子的成长让他感到欣慰,但李玉深知,这座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从未消失。

朝会开始,几位年长的重臣站了出来。首先发言的是年逾六旬的户部尚书刘勋,他沉声说道:“陛下,近年来地方官吏腐败成风,若不加强监督,恐怕会影响国计民生。我提议设立新的监察法案,以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

李玉微微点头,他对刘勋的提议心中暗自赞同,因为他在江南的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只有清廉高效的地方政府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然而,法案在朝堂上却遭到了部分朝臣的反对。

兵部尚书赵恒皱着眉头,提出异议:“陛下,若对地方官员的监督过于严苛,可能会限制他们的自主权,导致行政效率下降。地方官员需要足够的自由度来处理事务。”

刘勋不甘示弱,回应道:“赵尚书,正因为地方自主权

过大,才导致了许多不法之事。我们必须有所改革,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两人争论不休,场面一度十分紧张。其他大臣也纷纷参与其中,各抒己见。

姬宴礼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显然对这种争吵感到不满。

他轻轻敲了敲案几,示意大家安静。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在维护朝廷稳定和推动改革之间找到平衡。

看到这样的情形,李玉心中有了计较。他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皇上,微臣认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并不意味着减少他们的自主权。相反,只有确保地方官员的廉洁和高效,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的发言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殿内一片寂静。

李玉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独立的监察机构,由皇上直接领导,确保对地方事务的监督和指导。这不仅能提高行政效率,也能增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

赵恒反驳道:“李大人,这样的机构是否会过多干预地方事务?我们需要平衡。”

李玉沉稳地回应:“赵尚书,监察机构的职责在于监督,而非直接管理。我们可以制定明确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地方官员在自主性和责任感之间找到平衡。”

此时,礼部尚书王恒也站出来支持李玉:“李大人的建议值得考虑。我们可以通过试点来观察效果,再决定是否全面推行。”

姬宴礼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个建议既满足了改革的需要,也避免了对地方权力的过度干预。

他对李玉的提议表示赞同,并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朝会结束后,李玉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傍晚时分,李玉陪同宋明月和小悦儿在府中花园散步。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为这个温馨的家庭时光增添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小悦儿,今日爹爹在朝堂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呢。”宋明月微笑着对女儿说道。

小悦儿扬起脸,充满好奇地问:“爹爹,你说了什么呀?”

李玉微微一笑,蹲下身来,轻声解释道:“爹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地方,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小悦儿点点头,似懂非懂地说道:“爹爹真棒!”

宋明月望着李玉,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她轻轻握住李玉的手,低声道:“相公,你总是为百姓着想,我为你感到自豪。”

李玉握紧她的手,心中感到无比温暖。

在这个瞬间,

他意识到,无论外界如何纷纷扰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永远是他最大的动力。

随着夜幕降临,京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宛如无数的星星点缀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上。

李玉站在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宫殿,心中默默祈愿:愿这个国家能在和平与繁荣中不断前行,愿每一个家庭都能享有幸福与安宁。

李玉在朝会结束后,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紧迫感。

他知道,设立一个有效的监察机构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步骤,也是加强法治和反腐建设的关键所在。

然而,推动如此重大变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玉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他一边细致地起草监察机构的详细计划,一边与相关部门商讨具体的实施细节。每一个环节他都力求周密,确保不留任何疏漏。

李玉常常在书房中伏案深思,手中的毛笔一遍又一遍地在纸上勾勒出方案的雏形。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