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抱犊谷(1 / 2)

神枪惊世 黑瞎子 1054 字 4个月前

看到原振衣走远的背影,真闻得意地对吉乾道:“怎么样?此子根骨清奇,灵神玉柱,骨重无边,他日必能有所大成,道长准备怎么谢我呀?”

吉乾手捋颌下长须,微微点头道:“道骨是有了,就是不知有没有道心……他日之言,现在还是少说的为妙……大和尚,你是施一分恩就要一分回报呀,你说吧,那得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答谢了……”

真闻舔了舔嘴唇,道:“废话多说无益,你这谷中别的东西我也看不上眼,先把血雉,雪雁给我烩一桌子来再说……还有,要一壶顶尖的竹叶青……”

吉乾听了哈哈大笑,道:“你这狗脾胃怎么一点也没改?菩萨也不管管你吗……?”

……

全真教自宋代王重阳创教以来,已经延续了近千年的时间,在《郝宗师道行碑》上有明确记载云:……道家者流,其源出于老庄。后来之人失其本旨,派而为方术,为符篆,为烧炼,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远,其来久矣。追乎金季,重阳真君,不阶师友,一悟绝人,殆若天授。起于终南,达于昆备,招其同类而开导之,锻炼之,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意旨为全老庄之真也……全真教由王重阳创建,由全真七子(王重阳的七个弟子)发扬光大。七子过后,全真教逐渐分成了七个教派,邱处机创建了龙陵派,马钰创建了遇仙派,谭处端创建了南无派,王处一创建了嵛山派,郝大通创建了华山派,孙不二创建了清静派,刘处玄创建了随山派。

七派的后辈弟子皆称自家之门派为全真教之正宗,争得面红耳赤。起先是互相看不起,相互蔑视,后来发展到相互诋毁,相互作践,再后来就是相互觉得口水战了不过瘾,继而动起手来,七派中人不乏有被其他六派教训得头青脸紫带受内伤的倒霉虫,又几百年过后,终于是在相互的眼睛里变成了视若无睹的路人甲路人乙,只是各派的掌门在一些必须参加的场合还能相互的拱拱手而已。

只能是拱拱手而已,千万不能在其他六派人面前提什么哪派哪派是全真教之正宗,一旦提起,依然会吵得不可开交。

这些消息都是清明那个小道士告诉原振衣的。

“师弟,我们掌门其他都好,就是不能听见别人在他面前说其他六派的好话,连提也最好不要提,我师傅都说了,他的门派之见太严重,你可千万要小心,不能忤逆了他的虎须……”

“放心吧,清明师兄,”原振衣道:“我刚到这里来,要不是你告诉我,我哪知道还有这些门派间的纷争呢?更不会说出去了。”

龙陵派所占据的这个谷叫抱犊谷,因为在整个山谷的正中间恰好有一峰矗立,此峰恰如被四周的悬崖绝壁环抱于怀中,所以便被命名为抱犊峰,此谷便被命名为抱犊谷了。龙陵派的道场起先并不是在这里,而是在终南山中,后来由于人烟逐渐变得稠密,山脚下人口迁移来的太多,终南山上的游人也日渐增多,多到了影响到了龙陵派众人的清修。龙陵派便慢慢的转移到了太白山中,最后终于在远离主峰的抱犊谷中定下了根基。

即便是举派迁移,远离了俗世众人的目光,但还是得建个护山大阵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弄得跟做贼似的。

道教信奉的行为准则就是无为,不争。尤其是不与世人争。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龙陵派心甘情愿地把千年的基业让与了世人游客,避入了这人迹罕至的深谷之中,而且还利用守山大阵幻化出云雾来把整个山谷都遮掩了起来。原振衣想来想去也觉得龙陵派避世之举颇为英明,你要在终南山上清修,人家要来终南山上游玩,各忙各的。人家也没不让你清修。但是你既然要清修嘛,总不能边上围着一群手拿相机的游人对着你喀嚓喀嚓一阵乱拍,你还能心无旁骛地保持着打坐冥想吧?

龙陵派现在的规模已远远的不能和从前相比了,从南宋到大清朝中期这几百年时间里,整座终南山都是龙陵派的道场。那时候的龙陵派威风得很,被同道中人戏称为红顶道士,就是专为皇家办事的。皇家所有的一系列的做法打蘸之事都由龙陵派包圆了,那时龙陵派内部的戒律机制等等也很严密,各种不同分工的道士都很明确,几百上千名道士聚在一起依然是井然有序,各忙各的事,忙而不乱。

现在不行了,整个抱犊谷中只有几十名道士在修炼。人少有人少的好处,那就是好管理,掌门在谷里走一圈,一应人等在干嘛那都是清清楚楚地落在了他眼里,该炼药的炼药,该炼气的炼气,没有谁敢躲茅坑里偷懒不出来的。因为人虽少了,但惩戒制度还在,有犯戒之人,轻者鞭笞,重者面壁悔过,再严重的废去功法,逐出师门。

现在龙陵派除了一名掌门吉乾道长主持日常之事外,上面还有一名太上长老,听说已经有一百三四十岁的年纪了,这名太上长老平时只在后山静修,很少露面了。掌门下面还象征性的分为了三个堂口,分别为药园谷,执戒谷和传习谷。谷主大概相当于副班长级别,每个谷中由一位谷主带着七八名弟子维持日常修炼及其他俗务。

虽说是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