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近十年来,朝廷的支出主要在行政上,而行政中又以官员俸禄、教习俸禄、军队军饷为最。”
“臣看过户部的奏疏,这三项中,官员俸禄四千四百余万,教习二千四百余万,军饷仅一千八百万。”
“这其中,军队的军饷开支不能再削,反倒是需要增加。而官员俸禄自元年而今一直在增加,天下一亿八千余万口,然文官便七万六千余人,吏员更是屡创新高,至今七十五万人有余。”
“先帝在位时,一吏可治三百口,而今比例远超先帝时比例,可吏治却日渐低下,许多地方人口逐渐增加,赋税却逐年走低。”
“这其中的差额,大多都是被这些胥吏贪墨,若是不整治,我大明朝真不知道还能供他们吸血多少年。”
此人站出直言,朱瞻壑满意点头,朱祁钺也挺了挺胸膛,显然此人是他的人。
“李贤说的不错,尔等以为呢?”
朱瞻壑质问群臣,都察院的一名官员当即作揖道:“冗官冗吏,理当整治,臣都察院左都御史于谦请命京察天下!”
面对于谦的站出,众人面色各异,其中不少人隐隐带着几分讥笑。
王回平淡着脸,不等朱瞻壑开口便主动站出作揖:
“以先帝时期的吏治比例治如今天下虽也适用,然即便裁汰十五万吏员,也仅能开源三百万。”
“近些年来,教育司每年支出增长迅猛,若是依旧按照先帝时期遗留的以一师治三十人之法,恐怕教育开销会日渐走高,直到朝廷承受不住。”
“臣户部尚书王回谏言,改旧制为一师治四十人,此法若施行,应当能节省六百万。”
“这一前一后,便可节省九百万贯。”
王回话音落下,江淮便皱眉上前作揖道:
“陛下,臣以为如此不妥,国朝以教育为根本,近些年来若非官学向太学输送学士,当下许多科技产物都无法得到进步,饶是勒紧腰带,也不能苛刻教育。”
江淮知道大明朝的官学教育有多么重要,而王回也并非认识不到,只是双方站在的立场不同。
“陛下,不如将旧制改为一师治三十五人如何?”
“只是增加五人,想来应该影响不大。”
陆愈站出作揖行礼,朱瞻壑闻言略皱眉头。
“陛下,臣以为当下恐怕得提早开源节流了。”
七十七岁的兵部尚书王骥缓缓作揖,他的身子还算健朗,对于他的话,众人也不敢无视。
感受众人目光,王骥缓缓开口道:“诸位大人所讨论的并无问题,然而近些年来国朝开支过多,先帝遗留钱粮耗费过半。”
“今河中钦察分裂,帖木儿日渐强盛,有吞并钦察之意图。”
“加之日本私下吞并关西、关东不少小国,隐隐有抬头之势。”
“印度厮当那边货币消耗一空,贸易上本该是开采资源与我们互市,然而当地各国拒不配合,甚至出言侮辱朝廷。”
“昆仑洲朝鲜、暹罗、日本等国尽管明面上没有战事,私底下却摩擦不断。”
“西洲弗朗机(葡萄牙)、暗厄利亚(英国)、波尔杜噶尔(西班牙)、弗朗擦(法国)等国据闻也开始使用从鲁迷国(奥斯曼)传入的火绳枪。”
“这些蛮夷野心不浅,尽管如今还未对朝廷造成威胁,可难免日后会造成威胁。”
“一千八百万贯的军费固然多,但为了维护朝廷的疆域与贸易,海军扩军势在必行。”
兵部掌管兵马司,以及军队物资后勤这块,故此王骥开口建议是很正常的。
在他开口过后,海军都督孟懋便主动作揖道:“陛下,臣建议扩海军为十八卫,另外海军的大宝船、大福船也可以渐渐淘汰为补给舰。”
“海军的主力舰应当更改为当下五千吨的战列舰,另外三千吨的驱逐舰和一千五百吨的护卫舰也应该增加。”
孟懋说罢,朱瞻壑主动询问道:“现在海军蒸汽军舰数量几何?”
“回陛下。”孟懋深吸一口气,及时汇报道:
“当下五千吨战列舰仅有三艘,三千吨驱逐舰八艘,两千吨以下的护卫舰三十二艘。”
“如果只是维护海域,如今军舰数量完全足够,但各国显然已经轻视朝廷,若是日后爆发战争,海军眼下的蒸汽军舰恐怕无法维持多点作战。”
蒸汽军舰装备军队的时间不超过十五年,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建造速度一直被控制,所以数量并不算多。
现在的大明海军,主要还是以风帆动力为主的大宝船和大福船为主力舰。
“按照海军的设想,朝廷在海上需要多少军舰才能满足对大西洋、小西洋、东洋、南洋的多点控制和作战?”
朱祁钺主动开口,军事上他比自家父亲更懂。
“每片海域最少需要三支舰队,恐怕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