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过转瞬间,便已是来到了洪熙十五年的冬季。
从九月中旬到十月初,朱高煦连发十二道敕令,命令朱能请太上皇回京,然而每次都不能成功。
要么就是朱棣说他生病,不能走动,要么就是说朱祁钺患了豆症,不能吹风。
总之为了继续在哈密待着,爷孙俩人可谓是用尽各种借口与手段。
随着时间进入十月,伴随着西北气温骤降,即便朱高煦想让朱棣返回,朱棣也不可能回来了。
如朱瞻壑预期的一样,除非自家父亲亲自动身,不然根本劝不回这两位祖宗。
无奈之下,朱高煦只能派出在京御医前往哈密,祈祷朱棣在哈密不要出什么事情。
尽管朱高煦不太相信谚语,但圣人难过七十三与八十四的这句话还是让他有些担心。
毕竟历史上的老头子只活了六十五,而今已然七十三,甚至再过不久就七十四了。
他的超常发挥,甚至超常过了老朱朱元璋,朱高煦不担心反倒显得奇怪。
当然,家事是家事,国事是国事,这点朱高煦还是得分清楚。
一场寒冬,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这个时代,都将夺去许多人的生命。
冬月初四,镇康侯王魁去世,享年六十岁。
对于王魁的去世,朱高煦先是给王瑄手书,希望他不要太悲伤,要好好保重身体,这次平缅结束入京与自己叙叙旧。
写完手书之后,朱高煦才对王魁的后事开始了安排。
追封王魁为平南公,谥武惠,其子王炤承袭其侯爵。
尽管安排如此,但实际上王魁军事能力一般,而他的儿子王炤虽然跟随王瑄在西南征战十数年,但官职不过是一个卫指挥使,可见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
王瑄的几个儿子,也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这让朱高煦不免担心日后的西南。
好在沐春的两个儿子还算争气,加上傅让的几個儿子和侄子还算不错,依靠明军先进的武器对中南半岛的土人压制还是不成问题的。
如今勋贵子弟中,朱高煦暂时没有从三代中看到能统兵超过十万的帅才,这让他有些担心。
王瑄、傅让、陈懋、蒋贵、孟瑛等人虽然都很不错,但他们毕竟上了年纪,最年轻的也五十岁了。
如果勋贵子弟没有能成帅才的,那朱高煦也只能从其它地方提拔有才干的人来成为新的勋贵了。
这其中,正统年间冒头的毛忠、曹义、刘永诚、方瑛、董兴、梁珤、孙镗、石亨等人都早早被朱高煦所关注。
这里面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出头,最小的方瑛甚至还在南京的军校学习,只有十七岁,但各科成绩几乎都是甲等。
这群人中没有什么帅才,但能将兵万人的却不少了。
现在的大明朝,将兵数万的人还有几个,还能再撑十几年。
有王骥坐镇朝中,朱高煦也倒不用太过担心。
判断了大概的局势,朱高煦虽然依旧惆怅,但却也无可奈何。
能将兵十万以上的帅才可遇不可求,一个朝代往往也就能出双手之数。
明初能将兵十万以上的太多,到了如今也不过只剩下老头子和自己,以及张辅、朱能、孟章等人了。
孟章因为常年镇守渤海而患病在家,朱能虽然还在西北活跃,但谁也不知道还能活跃多久。
唯一能持久一点的就是张辅,但就张辅在正史上的情况来看,正统四年以后不知道是年纪大还是如何,总之很少能看到他有清晰的军事分析了。
这点朱高煦能理解,毕竟现在的他也在走下坡路,思绪早不如年轻时活跃跳脱,反而偏向保守。
哪怕是精力强人的朱棣,进入七十以后也不免会犯迷糊。
人都会老,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而不断下降,这点无法强求。
“陛下?陛下?”
“嗯?”
亦失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直到第二次他稍微把声音拔高,朱高煦才从思考中回到现实来。
他的反应已经有些迟钝了,这放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结果,让他有些难过,但表面上依旧沉稳。
“墨干了。”
亦失哈提醒一句,朱高煦这才发现自己手中朱笔的墨水已经干了。
察觉之后,他将笔放回了砚台中,本想继续写,但又不知道想到什么,忍不住将笔放下,示意亦失哈跟着自己走走。
他带着亦失哈走出乾清宫,在宫外的广场上走着。
如今已经是冬月二十,北京早早飘起了鹅毛大雪。
由于北京紫禁城在建设之初的各宫殿及官场建设了地暖,故此每到寒冬时,便有车队将大批煤炭运往玄武门,并命人开闸烧水,让整个紫禁城地底管道充斥大量热水。
正因这种设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