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孔府涉案的三万余人被发配车里府,发配的队伍浩浩荡荡,延绵十余里。
各地州府都需要为他们准备稀粥,以免他们饿死在半路。
除了他们在迁徙,朱高煦也下令从江西、南直隶、浙江等地对云南、交趾、琉球府进行迁徙。
被迁徙的对象,多为家中耕地数量不足的人家,凡是人均低于三亩的百姓,均被强制迁徙。
这样的做法,自然使得被迁徙百姓怨声载道,其中不乏有对朱高煦私下写史,对其诟病的人。
只是名声这种事情,随着年纪增长,朱高煦开始越来越不在乎了。
此前他还想着让朱棣帮自己背锅,但年纪增长上来后,他发现背不背锅无所谓,能把事情干好就行。
如果现在大明与之相连的所有国家,并都将他们同化为汉人,那朱高煦宁愿背上一口厚重的大黑锅。
只可惜,迁徙所需的资源不能凭空变出来,迁徙人口也并非那么简单。
别说人口,就连一些政策也不一定能很快见到成效,例如朱高煦在永乐年间制定的银行政策。
原定永乐十七年年末就能出现的银行,直到洪熙二年四月中旬才正式在全国完成部署并开业。
在银行开业的同一天,各地报纸争先恐后报道了银行的规矩和政策,其中当地存,异地取的法子尽管很早就出现,但过往都是私人或商帮在做,第一次有朝廷参与其中。
故此,商贾及百姓们并不知道朝廷的银行能否信任。
不过对于善于搞舆论的朱高煦来说,如何让银行走上正轨,没谁比他更清楚了。
先是制定各地官员俸禄发往银行,官吏凭存折自行领取俸禄。
其次就是在报纸上狂轰滥炸,让整个民间所能接收到的,都是大明银行的正面消息。
最末便是组织大量百姓前往银行存取钱,让过往的百姓知道银行可以正常存取钱,甚至特意调动军队伪装为百姓,大宗异地取钱。
在朱高煦的这一套套办法下,终究是有商贾开始在银行存钱,而百姓的那点钱数量不多,许多人并不敢轻易尝试。
不过这不要紧,只要社会的风气往朝银行存钱开始走,那百姓自然而然就会存钱,更何况为了让百姓存钱,朱高煦也开始玩起了他设想好的国债……
“卖报卖报,大明银行发行东北、西北、两京铁路国债,年利息五分,存一贯得五十文,存十贯得五百文,存一百贯得五贯钱咯!”
“卖报卖报……”
六月,即便是酷日悬挂高空,但街头巷尾依旧有不少斜跨布包,拿着报纸不断吆喝的人。
他们的年纪大多在十二朝上,基本是小学毕业的学子。
正如当年朱高煦设想的一样,大明小学推广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短缺的人力岗位。
大明毕竟是一个刚刚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毕业学子在毕业后所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应该如何养活自己。
有的选择回家务农,有的选择去城里闯荡。
账房先生、跑堂伙计……这些岗位大多已经招满了人,而大明朝每年还有数十万学子不断毕业。
正因如此,卖报成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之一。
只要有人买报,他们便愿意为这些人读报。
一份报纸一文钱,口才好的人一天能卖出去四十几份,口才差的也能卖出七八份。
报纸走入人们的生活已经三四年了,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从报纸上获取消息。
一个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拒绝习惯带来的诱惑。
各地的报社,也开始以府、县扩散,许多县已经有了自己的报社和县报。
由于朱高煦有旨意,因此各县除了机要的消息,其它消息都得提供给报社,由报社的主编来审核后刊登。
国债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百姓都来到了银行询问,但也只限询问,鲜有人会购买。
毕竟买了国债后,一年内就不能退钱,对于许多人来说,一笔钱一年不能动,这很难让人接受,不过朱高煦也不指望国债投入市场后就会有很多人买入。
他要的是循序渐进,只要有人买,只要这人得到了本金和利息,那国债这个雪球就会在民间越滚越大。
只要朝廷控制好这个度,那便不存在支付不起利息这种事情。
“过去四个月,朝廷在地方上的两千四百家银行,除了官吏的俸禄开户,民间开户数量仅有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七,存款五十八万六千余贯,但调动的比较频繁,每日调动规模在两万贯左右。”
“另外,三种铁路国债经过一个月的宣传,也仅仅只卖出六万四千贯……”
七月,武英殿内郭资只觉得嘴里发苦,不知道怎么评价银行的情况。
“银行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