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扣一环,将舆论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手中,避免不法商贾和有异心的豪族趁机煽动百姓。
时光荏苒。
光阴流逝。
在大汉积极推动改革、削弱世家豪族对土地和人口控制的期间。
曹叡越来越焦头烂额。
生怕步大汉境内世家豪族后尘的伪魏世家豪族们,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开始了疯狂的扩张。
而九品中正的执行,又让中正掌握了极大的权力。
品级的高低中正可以自行决定,别人的荣辱都掌握在了中正手中,夺走了朝廷的权势。
中正不会因为考查失实,就自认为对朝廷有亏欠。
同样,中正也不会因为揭露了他人隐私而有避忌。
钻营的人多了,廉洁的人少了。
再加上世家豪族都想掌控权力,中正逐渐成了世家豪族入仕的捷径。
不论是经济还是制度上,伪魏的皇权都遭遇到了极大的危机。
无奈之下。
曹叡只能采纳司马懿设立大中正的提议,由曹叡派遣亲信官出任大中正,避免朝堂上全是世家豪族推举的“唱反调”朝官。
然而大中正治标不治本。
长此以往,曹叡都不敢想象这些世家豪族会演变成什么样的规模。
就在曹叡心烦意乱的期间。
满宠再次向曹叡举荐了诸葛恪和诸葛融兄弟。
尽管满宠多次举荐了诸葛恪和诸葛融,由于两兄弟的出身问题,诸葛恪和诸葛融在伪魏一直都没得到重用。
曹叡在权衡再三后,召见了诸葛恪和诸葛融两兄弟。
叙礼后。
曹叡向诸葛恪和诸葛融问策。
对此。
诸葛恪和诸葛融兄弟自然不肯错过机会。
诸葛融率先道:“陛下,自古以来,堵不如疏。”
“与其耗费大量的精力去限制世家豪族入仕,不如将精力放在扶持国营工坊。”
曹叡讶然:“你要让朕效仿刘备?”
诸葛融摇头:“国情不同,国营工坊的实施自然也不同。”
“刘备境内的世家豪族力量弱小,故而刘备可以扶持得更明显。”
“大魏境内因循守旧的太多,若效仿刘备,只会让陛下更受桎梏。”
“陛下要效仿的,不是刘备,而是孙权。”
“明面上的事,臣来做,陛下只需给臣提供庇护即可!”
“再由臣兄诸葛恪,演练一支只听从陛下圣谕的精兵,军需钱粮都由臣来负责。”
“同样,对外只称其为诸葛家的私兵。”
曹叡琢磨片刻,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而是直接看向了诸葛恪:“元逊,你有什么想说的?”
诸葛恪道:“陛下,大魏这十年,都是在被动防守。”
“然而,大魏越是防守,越是丢城丢地。”
“故而臣以为,陛下应该主动进兵。”
曹叡蹙眉:“守都守不住,还怎么进兵?”
诸葛恪目光灼灼:“只要不丢城丢地,胜败对陛下而言不重要。”
“重要的是:哪家的良将损兵折将了。”
诸葛恪意有所指,曹叡恍然。
这是想让曹叡将不听话的世家豪族兵马拉到前线去送死!
“元逊,若今日之言传出去,你在大魏恐怕不能立足了。”曹叡盯着诸葛恪,语气多了几分森寒。
拉世家豪族的兵马去送死,世家豪族先得将诸葛恪给宰了。
诸葛恪拱手道:“臣本为降将,即便天天给中正送礼,也不会将我当回事。”
“臣能活命,全靠陛下仁慈。”
诸葛恪的表态,让曹叡很满意。
对曹叡而言,最喜欢用的就是这样的孤臣降将。
只要用得好,未必不是下一个张辽。
用降将来平衡内部势力,是曹家父子的惯用伎俩了。
如张辽、徐晃、张郃都是降将。
曹丕器重孟达亦是如此,只不过曹丕没曹操的手腕和眼光,玩砸了。
曹叡打量诸葛恪兄弟,内心在不断的权衡。
毕竟。
诸葛恪和诸葛融的父亲诸葛瑾在汉,诸葛乔虽然过继了但毕竟是诸葛恪和诸葛融的亲兄弟。
曹叡也担心诸葛恪和诸葛融是诸葛乔故意派来大魏卧底的。
倘若今后诸葛恪和诸葛融掌握了大魏的权力,那这天下不就成诸葛一家说了算?
曹叡没有直接给两人答复,而是派人给曹真和司马懿传信。
曹真主攻,司马懿则是认为大规模出征耗费甚巨。
朝中公卿反战的声音亦是盖过了主战的声音。
若是以前,曹叡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