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可爱又可恨(1 / 2)

大宋风流皇帝 轩辕守护 1009 字 10个月前

赵鼎的眼神如刀死死盯着康履,他难以想象,怎么会有这种狼心狗肺的人。

这些天,他几乎未曾闲下来,虽然不是每一个灾区都走到了,可大部分受灾的地方也亲自见了,他身上的官袍每天增加的补丁和冲洗下去的泥水不知多少,脚下的官靴都已经换了三双。

那所谓的路有饿殍、易子而食原来并不仅仅是书上写的故事,而是真的发生的。

那些灾民一个个瘦的如同包皮骨头,他们现在不像是人,反而像是蝗虫,泥土、草根,他们所在的地方,能吃的不能吃的,尽皆会毫不犹豫的吃下去。

他眼睁睁的见到一个不满八岁的小娃子,在他眼前吃观音土被撑死……

这些天,各地官吏给他提供的吃食,他几乎一口都吃不下去,想到那些灾民,他就觉得自己还能够锦衣玉食就是一种罪恶。

他崇宁五年登进士第,他为官三十余载,数度为相。

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大宋的中兴之臣,他希望自己死后,有人站在他墓碑之前说,“此公,望实高劭,斯民具瞻!”

三十余载,他一直践行着这条路,尽管被秦桧等奸佞打压,尽管对朝廷有些失望,可却从来未曾改变过。

他以为,为官当有正气!若是要与奸佞和光同尘,那不如自绝而死!

他不知道这天底下怎么会有康履这样的人,那些粮食都是给灾民的,他怎么就能毫无愧色的将其换成糙米,甚至还要在其中添加沙土,这真的是一个人能够做出来的事儿吗?

“康履,待到赈灾结束,若不能斩你项上人头,老夫枉为大宋之臣!”赵鼎咬牙说到。

康履颔首,“好,咱家等着!”

随着整个赈灾的大权尽皆转移到康履手中,整个赈灾的速度、效率和过程反而变得更顺畅,大批的灾民得到安置,一波波被征调的民夫赶赴嘉鱼开始疏通水道修缮破损的堤岸。

赵鼎没有理会在温柔乡中的康履,依旧是乘着自己的轿子,奔波在赈灾第一线。

虽然看着手中掺了沙土的糙米就恨得牙根痒痒,可事已至此,短时间内,他也无法从其他地方征调更多的粮草过来,也只能忍着心中凄苦和愧色,将这些东西尽可能分发到各地灾民手中。

同时,这样的状况也让鄂州各地的官吏松了口气。

康履执掌大权,是他们乐见其成的事情。

毕竟,这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康履是他们贪官污吏中的一员,而且还拿了大头,除非康履想死,否则也必定要将他们保下来。

尽管对于康履要求他们极力赈灾有些不解,毕竟,哪儿有当官儿的在水泥之中打滚儿的?不过,想到这一次的危机不仅轻易度过,还在其中赚取了不少的银子,这种别扭的心思也被打消了不少。

这位大人应该也是要对陛下有个交代,所以才让他们做做样子吧?

反正只是演戏而已,为了前程和银子都配合点儿呗,只要不是真出力气就行。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康履还真不在意他们是否出力气,只要他们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该做戏的时候做戏,这就足够了。

康履很明白一个道理,上位者的表率力量是无穷的。

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要他们出现在各地,下方的小吏就会更乖巧,灾民对朝廷就会有更大的信心。

这就和朝廷每年所举办的耕籍礼是一样的,需要提前有户部的下属官员将地犁一遍,甚至将所有的土都要筛一遍,然后皇帝摆着仪仗推着犁耙走个过场,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

这至少表明,皇帝心中是有这件事儿的,下边儿的官儿就会稍微上心一点儿。可就是这一点儿,就能够让不少百姓得到实惠,而这就够了。

真指望皇帝去犁地吗?还是真指望这些当官儿的去搬石头、挑土?当然,这样做可以起到更大的榜样作用,可是,你指望一群养尊处优的贪官做这种事儿,不现实。

能者用其能,德者用其德,足够了!

就像是不能指望所有的丞相都会打仗一样,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丞相都是诸葛孔明!

所以,因为种种或好或坏的原因,鄂州之地的灾情竟然很快得到了遏制,大批灾民得到安置,甚至,因为征调的灾民太多,各地被摧毁的村落、设施重建事宜都开始进行。

整个灾区难得一片和谐,除了有一个每日奔波但是依旧想着刀了康履的赵老夫子……

时间匆匆,又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总算是得到了从临安的回信。

不过,当拿到信笺的时候,他有些失望,因为这回信并非是陛下的密旨,而是他的忘年交胡铨送过来的。

疲惫的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也不顾手上的污渍,拿起一个炊饼大口吃着,另一只手将信笺展开。

片刻之后,他脸色僵住,手上的炊饼啪的落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