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朝廷并非是无兵可调,而是没有钱粮去支持大军作战,到豫州镇压贼乱。
袁隗早就猜到刘宏不打算出兵镇压贼乱,于是再次进言道:“陛下,如今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余孽势力猖獗,不可放纵。”
“朝廷若一时间不能出兵,老臣举荐一人,出任汝南郡太守,他定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平定贼乱,报捷于朝廷!”
一听这话,刘宏不禁来了兴致,询问道:“袁卿,你要举荐何人?”
“谯县令、讨寇校尉卫宁!”
袁隗此言一出,让刘宏愣住了。
群臣也不由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这卫宁是何许人也?
区区一个县令,也能入得了袁隗的法眼?
还不等刘宏说话,站在陛台一侧的张让就讥笑一声,道:“袁司徒,你口中的卫宁是什么人?”
“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有何能耐,可以胜任汝南太守一职,可以平定贼乱?”
“难道我偌大的朝廷,满朝文武,还有海内诸官吏,皆无人可堪大任吗?”
“让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去讨伐贼寇?”
张让其实也知道卫宁是何许人也。
毕竟,前不久黄琬报捷,说是谯县令、讨寇校尉卫宁消灭了沛国、陈国、梁国,以及汝南北部一带的葛坡贼,斩首数万。
黄琬还表卫宁为汝南太守,只是迟迟没有等到朝廷的答复。
而终日声色犬马,几乎不理国事的刘宏,也把卫宁这个人及其事迹抛之脑后了。
根本不在意!
朝廷倒是发了一道圣旨,同意卫宁为讨寇校尉。
只是想当一任太守,尤其是汝南郡这种地方的太守,还肩负重任的话,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张常侍此言差矣。”
袁隗皱着眉头说道:“这卫宁,可不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
“陛下,据老臣所知,三个月前,汝南爆发的葛坡贼之乱,声势颇大,一度波及到汝南郡之北,以及陈国、梁国、沛国诸县之地。”
“危急时刻,是这卫宁挺身而出,被豫州牧黄子琰(黄琬)表为讨寇校尉,负责讨伐境内的葛坡贼。”
“卫宁也不负众望,历时两个月,就消灭了近十万的贼寇,声名鹊起!”
“可见此人能征善战,善于用兵,尤其是善于对付贼寇。而且……”
顿了一下,袁隗又意味深长的对刘宏说道:“陛下,卫宁出自安邑卫氏,是名将卫仲卿的八世孙。”
“想来,卫宁也继承了先祖之遗风,用兵如神!”
刘宏闻言,饶有兴致的点了点头。
“竟然是名将之后。可为柱国!”
“陛下。”
就在刘宏准备同意任用卫宁为汝南太守的时候,张让又站出来反对了。
“老奴认为,就算卫宁是名将之后,又有些许战功,还不足以胜任汝南太守之位,前去讨平贼寇。”
张让阴阳怪气的说:“老奴听闻,这卫宁还只是弱冠之年的年轻人,通过捐官的方式,才当上谯县令,这还不到四个月,又升任汝南太守。”
“年少之人,难免心浮气躁,资历尚浅,又骤然担任如此要职,只怕他有负皇恩,有负众望,无法平定贼乱,也不能治理一方。”
听到这话,刘宏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了迟疑的神色。
让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去担任一方太守,去平定十余万贼寇的动乱,合适吗?
刘宏没见过卫宁,也不知道他的秉性、能力如何。
现在的大汉,也是人才济济,还不必非要卫宁这种人挑起大梁。
公卿百官们见状,心中都暗骂不已。
张让心中打着什么如意算盘,他们是再清楚不过的。
众所周知,朝廷的宦官、外戚之争由来已久,非常激烈。
黄巾之乱后,大将军何进已经跟世家大族打好关系,成了一个派系。
跟他们屡屡作对的人,则是刘宏推出来的张让、段珪等十常侍。
党争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而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现在袁隗推举卫宁担任汝南太守,那么,卫宁跟袁氏的关系绝对不一般。
有了袁隗的举荐之恩(知遇之恩),卫宁就是袁氏的“故吏”。
成了大将军何进一派的人!
这让张让、段珪等人怎能答应?
这时,已经担任议郎、典军校尉的曹操,手持牙笏站了起身,向刘宏进言道:“陛下,臣以为,年龄之大小并不代表什么。”
“昔日甘罗十二岁就被秦王嬴政拜为上卿,委以重任;霍去病十七岁担任骠姚校尉,大破匈奴,因功封爵冠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