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1章
年羹尧下意识皱眉道:“谁说我后悔了?女子该以贤淑为德,不过一年未见,你额娘脾气却是愈发大了。”
“当日梅姨娘之事不过是个小小误会而已,她怎能如此上纲上线?”年珠…”
话不投机半句多,她气的懒得与年羹尧多言,抬脚就走。“珠珠,怎么,你觉得我这话说的不对?"年羹尧与这世道所有狂妄自大的男人一样,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追上来道,“偌大一个京城,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我至少未像隆科多一样宠妾灭妻,至少给了你额娘应有的尊……年珠一向的观念是父母之间的事情多劝说、少掺和,毕竞她以后还要劝说年羹尧"弃恶从善"的,可不想闹得父女两人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像火星子一点就燃的炮仗似的。
但今日她却是忍无可忍,实在是忍不住了。“阿玛,这话您说的我可不同意,若我没有记错,在我两岁那年,大姐姐曾闹着回过一次娘家,只因大姐姐的婆母张罗着给大姐夫纳起她娘家侄女为妾,当初伯母等人也是像您方才那样说的,说男人多是三妻四妾,像大姐夫那样的男人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伯母还说大姐姐有了身孕,不便伺候大姐夫,总得张罗个姨娘进门,要不然这事儿传出去,众人只会说大姐姐善妒不容人,更会说我们年家教女无方。”“大姐姐气的不行,既反驳不了伯母,又咽不下这口气,索性在家中住了下来。”
“那时候即便您远在四川,知晓这件事后差人快马加鞭送回来一封信,话里话外的意思皆是莫要同意大姐夫纳妾一事,还说女子在世本就日子艰难,莫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不管什么时候,年家都是大姐姐的后盾,若大姐夫敢纳妾,您就亲自登门找王家要一个说法,这事,您可还记得?”年羹尧面上有些挂不住了,低声道:“你记性怎么这样好?”年珠拢了拢身上的披风,继续道:“额娘当年外祖父捧在掌心里长大的,可嫁给您之后,可曾过上过几天好日子?”“您自诩在京城之中算是个好男人,可您扪心自问,您愿不愿意大姐夫变成您这样子?愿不愿意我长大后嫁给您这样的夫婿?反正我肯定是不愿意的。”“叫我说啊,您若拿要求大姐夫一半的标准对额娘,额娘就不会变成如今这般心灰意冷的模样。”
说着,她看也未看年羹尧一转,转身就要走:“阿玛,您好好想想吧,我去给十弟弟取花灯了。”
年羹尧愣在原地,想了好久。
翌日一早。
年珠起身就去了觉罗氏屋子,觉罗氏已开始料理庶务,命乳母将年忠放在她对侧的炕上玩,对对账册,再看看炕上的年忠,仿佛回到了年珠一两岁的时候年珠刚进屋,就听说了好消息,说是岳钟情的妻子宋氏已答应明日登门。觉罗氏笑道:“……这个宋氏十四岁那年就嫁给了岳钟琪,也是续弦,虽说她年纪不大,却也与我一样是当祖母的人,她膝下有个小孙女与你年纪相仿,明日也会一并过来。”
“好啊。"年珠是求之不得,道,“正好我也能送一盏花灯给她。”年珠刚用起早饭,就有人来了。
来的是年羹尧书房伺候的嬷嬷,这嬷嬷姓章,与年若兰身边的秦嬷嬷有几分相似,算是年羹尧的乳母,因年纪大了,名义上在外院书房里伺候,实则已开始养老。
因章嬷嬷与故去纳兰氏关系不错的缘故,这些年并未怎么将觉罗氏放在眼里。
但今日,章嬷嬷却比从前恭敬了许多。
“老奴见过福晋,二爷吩咐老奴前来给您送件礼物。”说话间,她已打开手中的锦盒,盒子里躺着支前珊瑚宝石珠翠花簪,样式精美,栩栩如生。
此簪子乃西元时期的宝贝,簪首是花朵形状,以珠玉雕成花叶,镀金花托则是点翠做成,珊瑚雕成花瓣形状,花蕊穿系着明亮的珍珠……最惹人惊叹的是,已过去两百余年,这簪子却保存如初,叫人见了忍不住赞叹起来。年珠和觉罗氏也好,还是章嬷嬷也好,皆知道这簪子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章嬷嬷今日是受年羹尧吩咐前来的,笑道:“二爷说了,这簪子他得来不易,一直好生收在书房中,今日拿出来就当是给您赔不是了。”“舌头与牙齿都有打架的时候,更何况是夫妻之间?老奴伺候二爷几十年,还从未见过二爷与谁这般低声下气呢。”年珠只觉这章嬷嬷所说的话听起来有几分别扭一一难道年羹尧低声下气与觉罗氏赔不是,觉罗氏就非得原谅年羹尧不成?但她没有接话,下意识看了看觉罗氏一眼。只见觉罗氏轻笑一声,拿起锦盒中的簪子看了看:“我许久之前就听说二爷收藏着西汉时期的一支簪子,却一直没福气看上一眼,今日二爷舍得将簪子拿出来,的确是给了我莫大的面子。”
就在章嬷嬷以为觉罗氏要顺坡下驴收下这支簪子时,谁知道觉罗氏却是话锋一转,又道:“若二爷真想将这簪子送给我,早就将东西拿出来了。”“既然二爷今日才将这簪子拿出来,想必也不是诚心将这簪子送给我的,可二爷一片好心,我也不好拒绝……
觉罗氏顺手就将簪子递给了一旁的年珠,道:“反正二爷疼惜珠珠,不如我就借花献佛,将这簪子送给珠珠好了。”章嬷嬷:"???”
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