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一放开,经济确实活络起来了,承包的、摆摊的、开店的,也越来越多。
抓住风向,赚钱不难的,但是在签合同前,我有几句话得问问你。”
李广田拉着沈青来到檐下,小声问道:“年轻人有闯劲,这很不错,办厂,我是支持的。不过...那俩人靠谱不?厂子建在哪、长什么样?你投了多少钱、占多少股份?有想过...厂子亏了怎么办吗?”
沈青:“人,是亲戚介绍的。手续,办全乎了,厂子模样...等辣条生产步入正轨了,我再过去看看。我没投一分钱,占了20%股份,他俩股份怎么分的,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一分钱没投?!!”李广田惊得睁大了眼睛,“那你怎么会占20%的股份?”
“哦,用秘方入股。厂里将要生产的辣条,全是我研制出来的。后面,我也不用天天到厂里点卯,依据厂里接收到的受众建议,调整一下辣条秘方就行。”
“这样啊!”
李广田了然点头。
秘方入股,即使厂子亏了,也没啥大的损失,顶多...秘方被白用一段时间。
知识是刻在脑子里的,把秘方写在纸上卖出去,还是能赚到一笔钱的。
“先看看合同,内容若没啥问题,你仨就签吧。”
“行~”
沈青嘴角轻扬,余光不经意间瞥见了檐柱旁的带盖笸箩,他清楚地记得,刚才进屋前,柱旁没有放东西。
“笸箩里装的啥?”
“上午开完会,我拐了一趟保康家,跟他买了一笸箩咸鸭蛋。
我家鸭子下的蛋,个头不均匀,即便均匀了,腌出来的咸鸭蛋,口感远不及你舅腌的。
我给钱,保康还不愿意接,拉扯一番,他才肯收下。
说来也怪,我一进院,就闻到臭烘烘的气味,还看到你舅穿着雨靴,搁流水坡那儿踩臭麻袋。
我问他在干嘛,他回答在洗鸭毛,晒干后,再去除羽管,填进布料里做棉衣。
鸭毛,说它保暖,我是信的。
说它能做棉衣,臭得不行,咋穿嘛?”
沈青凝眸思索。
舅清洗鸭毛,应该是妗子吩咐做的。
往许家寨送鸭绒那天,曾跟妗子说过...清洗鸭毛的法子,仔细算算,鸭绒棉衣该快做好了。
“不瞒你说,拿鸭毛做棉衣的点子,是我想出来的。
鸭毛,只要去除异味、硬羽、羽管,那绝对要比棉花更轻盈,更保暖。”
“你小子~”李广田摇头一笑,“脑袋瓜真灵光,这都能想得到,走,进屋看合同去。”
随即,二人折回堂屋。
李广田看向赵浩,“我问完了,觉得办厂可行。小伙,你把合同拿出来吧。”
“好嘞~”
赵浩拉开公文包,抽出六份一模一样的合同,放在桌子上。
沈青
拿起一份合同,默读上面的内容。
【
三人合作办厂协议书
甲方:赵浩乙方:赵和丙方:沈青
经三方友好协商,认定于辛乡镇营泽大队赵庄开办笑笑辣条厂,并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甲方、乙方、丙方达成以下协议。
甲方:出资4000块,占股50%,主管经营。
乙方:出资1000块、2台机器设备,占比30%,主管生产和设备维护。
丙方:出资5张辣条秘方,占比20%,主管产品研制。
季度清算时,刨去原材料、人工、运输等各项成本,三方按照占比分配纯利润。
签名:
甲方:___乙方:___丙方:___公证人:___
日期:1982年11月6日
】
沈青抬起头,发现李广田也已看完一份合同,对方微微点头,表示合同内容没问题。
赵浩:“怎么样,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
沈青摇了摇头,“没有,签吧。”
赵浩从包里掏出笔、印泥、圆章。
李广田则拿出一枚私章,石头材质,四棱柱样式的,底部反刻着‘李广田章’四字。
随即,四人在协议书上签名,按手印,盖章子。
合同,一人一份,剩下两份,会放在厂里存档。
沈青看向私章,“咦,上回签土地承包合同时,没见过这枚印章呐。”
“嗐~”
李广田咧嘴一笑。
“之前开会,会计说...有印章盖文件方便些,我就去镇上刻了一枚私章,1块钱一枚,还挺贵。
今天会议上,又提这事了,说要统一办理私章,办过的人,让店老板开个单据,再去找会计报销。
不过,报销金额不能超过6毛钱,啧,果然是量多优惠大啊。
你们仨中午甭走了,留下来吃饭。”
“不了。”赵浩摆了摆手,“下次再吃,合同都签了,还怕没机会聚一块吃饭嘛。”
这时,沈青掏出一叠纸,“5张秘方,全在这了,喏,给。”
赵浩接过细瞅,火候、生油如何熟制、原材料的品种和配比等,都写得一清二楚。
沈青:“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