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修葺土瓦房(1 / 2)

沈青摆了摆手。 “小桃,搭把手而已,不用谢。 上回在校门口聊天时,你说自己的目标是---翻盖瓦房或修一修屋顶。 我一猜就知道你家房子漏雨。 这场雨来得急,就先用化肥袋+瓦片,凑合顶一顶。 等天晴了,抽个周末,再过来帮你大修。 我建议...把瓦片全拆掉,改铺茅草。 茅草屋顶厚实、防雨不说,一两天就能整好。” “小桃,对不住哈,我要不出声,你也不会受惊差点摔倒。” 豆子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那个...我爷认识卖茅草的,到时候先给你预支一点工资,买上1-2车茅草。扎成草排,糊上黄泥,保准不会再漏雨。” “行~” 小桃感激一笑。 沈青卸下背篓,拿出布袋,递给了一旁的小涵。 小涵解开布袋瞅了瞅,惊呼道:“鸭蛋、瓜子、烙饼、虾干...还有点心,白白的,跟梨花一样好看。” 小桃秀眉微蹙,“这...太贵重了,小涵,我们不能收,快还回去。” 小涵举起布袋,沈青却不接。 “东西是小花送的,我只帮忙捎过来,要还...去我家还给我妹吧。” 送回家? 那也太没礼貌了。 小桃浅浅一笑,命小涵收下布袋,思索往后再寻合适机会回礼。 沈青瞥了一眼屋顶,三间房,建筑面积约为40平方米。 “全修太耗时间了,还是单挑漏雨点位修吧。小桃,你领我俩进屋,指一指漏雨地点吧。” “好,跟我来。” 随后,四人进了屋。 屋内很简陋,土墙历经多年,表面已不再平整,麻麻赖赖的。 家具也没几个,且木腿已腐烂,垫着砖块支撑着。 但收拾得很整洁,桌上没灰,地上没烂菜叶子。 沈青抬头向上望,透过几个小洞,能瞧见灰蒙蒙的天。 小桃和小涵,时而指指门后,时而指指柜旁,称这些地方都漏雨,沈青默默记下点位。 记完,几人出了屋。 沈青:“豆子,我爬屋顶修瓦,你在下面接应着。” “没问题~” 二人贴着屋檐,支起了木梯。 沈青踩着梯子,爬上了屋顶。 屋顶坡面倾斜,瓦上长了青苔,很是滑溜,他不得不侧着身子,贴着瓦片一点点向上爬。 哗啦--- 瓦片晃动,发出细微的响声。 须臾,沈青爬到屋脊正中央,下方一米的位置,他记得这儿有个大拇指粗的洞。 他先清除碎成渣的瓦片,再揭开一片片完整的瓦片,摞到一旁,这才发现洞口旁,布有七八个更小的洞。 接着,平铺化肥袋,灰瓦一片叠一片,重新摆回去。 末了,空位处缺几片瓦,就喊豆子递上去几片。 修完一个点,就循着记忆,挪至下一个漏水点,并重复刚才的操作。 良久! 乌云密集,似一张巨大的黑幕布,将一切都遮蔽。 空气不再沉闷,劲风也不再留恋地面,它裹挟着水汽,在空中肆虐着,吹得树梢哗哗作响。 哐--- 沈青将最后一片灰瓦,卡进了空隙内。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掌心按着瓦片,一点点挪至檐前,再踩着木梯,下到了地上。 绕是大风呼啸天,修补完整个屋顶,仍累出一身的汗。 小涵高举毛巾,“给,毛巾,洗干净了。” 沈青接过毛巾,刚擦净汗,小桃又递上一碗水。 “拿老姜片熬的,喝了能祛祛寒气。” 沈青接过小碗,一口饮尽。 辣,姜味浓郁,不咋好喝,但喝完感觉全身通畅了。 豆子也喝了一碗,“爽,就是太辣了,大青,我们回吧。” 小桃收起空碗,“我摘了些豆角,打算做过焖面,你俩留下来吃个晚饭吧。” 啪--- 一滴雨,滴落在沈青的臂膀上,晕染出蚕豆般大的水渍。 “不了,要下大雨了,改天有机会,再尝尝你的手艺,豆子,走。” “好嘞~” 二人背上背篓,合力抬起木梯,莽着劲一路飞奔至村东头,各回各家了。 …… 堂屋内,沈小花蹲在陶缸前,夹蜻蜓喂甲鱼吃。 养了一个多月,大甲鱼没啥变化,小甲鱼却长大了一圈。 三只甲鱼皆抻着脖颈,挣抢竹筷上的蜻蜓。 桌上有一瓷盘大的五仁月饼,桌下有两篮子蔬菜,满满当当,豆角、黄瓜都垒到提手了。 沈青抄起毛巾,擦了擦头发上的水,“小花,桌上月饼哪来的?” 沈小花沉迷于喂甲鱼,连小狸抓她裤腿捣乱,都没有察觉到。 “哦,月饼是许姨送来的,还送了一袋干枣,我给放仓库了。我还去菜园,摘了两篮子菜,省得被大雨打坏了。” 菜园摘的? 挺好,不用进菜园,直接垒小土坝就成。 沈青寻一化肥袋,叠成一个雨披,套在头上后,拎一把铁锹,来到了屋后。 他握紧铁锹,让锹刃与地面垂直,脚搭在锹沿上,使劲往下一踩,铁锹便深陷泥土中,再手使劲往上一翘,便翘出一大块泥土。 沈青将那块泥土,垒到篱笆外沿。 接着,重复之前的操作,翘起一块又一块的泥土,垒出长条形的小土坝。 豆大的雨滴,啪啪打在化肥袋上,沈青又出了一身汗时,终于垒完了土坝。 菜园的地势低,屋檐、玉米地、小路上的水,全往那儿流。 现下有了土坝的阻挡,它们只能流向树林了。 沈青回到家,先烧点热水,洗了个温水澡,又舀碗面,择点豆角,做了一锅焖面,还剁了四分之一烤鸭。 面条筋韧,豆角脆嫩,烤鸭咸香,配上一壶李子水,简直美翻了。 饭罢,兄妹俩坐在门口赏雨。 沈小花捧着一牙五仁月饼啃,她啃得很慢,啃到青红丝时,五官还会扭曲一秒。 然后,悄咪咪抠出青红丝,丢给一旁的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