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五郎拿了压岁钱,跟崔如英说了好些吉祥话,今年过年他们俩可太高兴了,吃得好不说,还有压岁钱,十几文能买好些东西呢。小孩儿忘性也大,如今都快忘了,当初崔如英第一回在家做红烧肉,一人分小口,尝之后眼睛亮亮的说好吃的日子了。下午睡觉,等天黑透了崔如英和二丫又去街上看烟花了,许娘子还没回来,在家等着也是等着不如出去转转。
崔如英是算着时辰的,许娘子二人过西时轮换,今儿侯府肯定也吃年夜饭,人多事杂,怕是不那么准,但也就在这会儿。许娘子今儿看的白日,一日都在正院待着,抱着楚玉璋给安定侯和钱氏看。过年这会儿,安定侯最想看到的就是儿孙承欢膝下,不仅楚玉璋被抱到安定侯跟前,今儿楚玉珠也在正院待了一日,脸都笑僵了。一家团聚的日子,自然都在,赵婉芝就盼着今儿跟钱氏提一提,把楚玉娴接回去,可楚玉娴粘着钱氏和楚玉珠,一日下来,赵婉芝连跟女儿说话的机会者都没有。
而且她一开口,刚把话头引到这上面去,就被陆云蓁不轻不重地挡了回来。今儿是年三十,赵婉芝也不敢触钱氏的眉头。陆云蓁坐在钱氏旁边,看着钱氏含饴弄孙。楚玉璋被养得不错,不胖也不瘦,跟年画娃娃似的,如今会说话了,偶尔还能扶着走几步。
安定侯忍不住称赞,说陆云蓁照顾得好,还给了奶娘赏钱。单这一天,许娘子就拿了八两银子的赏钱,还有一支银钗子,等到晚上跟田娘子轮换的时候,陆云蓁还让车夫送她回去。本来许娘子一直推脱说不用,但陆云蓁说,“这大过年的,早点儿回去早点团聚,明儿一早我让车夫去接,也省着耽误照顾璋哥儿。”陆云蓁今儿不用车,田娘子她也差人接了,并非看在崔如英的面子上,只要做事儿尽心,她愿意在小事上头照顾着些。送到家后,许娘子给车夫了半两银子,大过年的也辛苦他跑一趟。崔大山不住去巷口迎,这回可算是等到了。一进家门,崔大山就放了一挂鞭炮,又在院子里放烟花。火树银花,声音直震耳朵,今儿许娘子还在侯府看了烟火,比崔家的大也好看,不过她还是觉得在家里看得好。
四郎五郎在身边抚掌叫好,六丫目不转睛地看着,张着嘴直笑。放完一群人围着许娘子拜年,许娘子给了一人一个红封。她比崔大山大方点,一个红封里放了二十个铜板,家里六个孩子,也得一钱银子呢。
崔如英数着压岁钱,这个往年可没有,她不缺钱,所以这钱她也不打算花,就压在枕头底下,这也是爹娘的期许祝福。崔大山笑着看着许娘子,那么高的人块头也大,这会儿竞一脸柔情。一家人在院子站着,柔情也得进屋呀,崔如英道:“行了行了,这回娘回来了,可以吃饭了吧,我都饿啦!”
崔大山挠了挠头,“快吃饭吃饭,娘子,我做了一桌菜。”今儿的年夜饭是和许娘子成亲以来吃得最好的,哪怕许娘子刚做奶娘那会儿,家里孩子少,日子也不错,可依旧比不过现在。崔大山去端菜了,崔如英也去帮忙了,院子里的雪早已被四郎五郎扫干净,冒着热气的菜一出屋,那白气更明显。天黑着,雪光好似碎银子。
饭菜摆上桌,每间屋子都点了油灯,过年就得亮堂,桌上的饭菜被光一照,看着是色香味俱全。
炖的肘子烧的排骨,栗子炖鸡和炸鸡块,腊肉蒸菜干泛着莹润的光,一整条红烧鱼象征来年年年有余,还有单给许娘子做的蒸蛋和炖鸡。知道许娘子不能吃太咸和油腻的,崔大山就做了这个,也就放了一点盐。他擦了擦手,“都饿了吧,快吃饭吃饭,都多吃点儿啊。”当爹的不会说啥好听的话,就知道让孩子多吃。崔如英把酒给崔大山满上,“爹也多吃点儿,忙活两天了。”许娘子笑了笑,柔声说道:“你们快吃,今儿还得守岁呢,别吃不饱一会儿又饿了。”
她就在一旁吃蒸蛋和鸡汤,然后喂六丫吃饭。外面烟花一朵一朵的,崔如英吃完饭,就坐等子时了,过了年她就八岁了,她盼着明年早点儿来。
只不过守岁是个熬人的活儿,哪怕下午睡过了,到了平日睡觉的时辰,依旧觉得困。
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不知打了几个哈欠,许娘子让她回屋睡会儿,到了时辰再喊她。
崔如英摇摇头,“也就这一日,娘你去睡会儿吧,明儿白日还得回侯府呢。”
许娘子摇摇头,“你都说了就这一日,我看着你妹妹去。”对许娘子来说,过年这会儿是为数不多的能回家的日子,她思念孩子,怎么舍得睡。
崔如英没再劝,回屋坐了会儿。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响亮的放鞭炮烟花声,崔如英出去看,她家也放了,屋外闻到浓烈的硝石味儿,这是真的到新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