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第 57 章(3 / 3)

遍,一个个脱外衣,最后还仔细的检查一目了然放着笔墨砚的考篮,馒头掰碎了,又放回考篮,见底的咸菜和碗筷也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轮到俞有地五个人,张廪生面上带笑,客气的先介绍了五个人的身份籍贯,联保书上都有面貌等特征的描写,对比无误后,下一步,搜身。

俞有地把干透的碎大饼,装在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那兵勇将篮子翻了个遍,又把碎饼装进去了。

“……白水县白水镇考生俞有地……”兵勇检查完,有专门登记的书吏记名唱名,旁边如果有人有异议,这五个人都要受牵连。大周越来越严格的科举制度,导致贫家子没有一分侥幸的可能。

见到凶狠的兵勇,寻常人都要抖三抖,读书人消瘦的肩膀,可能都吃不住人一拳,可读书人的思想意识,却能强大到无人可捍,俞荷觉得真奇妙。

送俞有地进考院,傍晚叔侄又转了回来。

俞荷看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少,一问才知道,这次参加考试的有两千多人,能老中秀才的大约能有一两百人,二十取一。

俞有钱带着俞荷在贡院徘徊了一会儿,遭到一队兵勇的驱赶,俞有钱低三下四忙牵着俞荷赔不是,叔侄俩一阵抱头鼠窜。

“吓着了?”快到他们住的地方,俞有钱才有胆,笑问道。

“才没有。”

俞有钱无精打采不愿意再逛,买了馒头回来凑合一顿。

孙富贵守在客栈里看着自己的马,等俞有钱考完试一起回去,这一趟二十来天,老规矩俞有地许他十两银子的车马费。

这是他今年最大的一笔买卖,也是拿命在搏,考生在路上被杀被抢的多了,这不是古话,而是事实,都知道他们参加科举带了盘缠路费,也知道能参加科举的家境不差。

俞有地这一趟,联保花了近十两,雇车十两,这已经顶一般六口之家四五年甚至六七年的收成,参加科举考试,不是贫寒之家能拿的出,出的起的花销。

还有每年不低于五两的束脩,笔墨纸砚,四时八节给先生的节礼。一个试图通过科举考试的学童,最低一年要花十两左右。

俞兄考了一次童生试,三次院试,加上这次,五次考试就联保雇车两样,最少要一百两。

当然,他自己洁身自好,写得一笔好字,在镇上名声不错,自己也能挣钱,抄书一个月能得二两,要是运气好一个月也有三两。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