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氦气储存罐的阀门,高压液氦进入了能量循环管道,遇到高温的石墨,氦气被加热到1200多度,高温氦气冲出堆芯,经过一个升压膨胀装置后,温度降低了一些但压强增大了几倍。
高温高压的氦气先被送入高压汽轮机带动汽轮机转动,压强降低到一定数值的氦气接着被导入到低压汽轮机发电,然后流经压缩机被压缩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随着核反应的不断进行,堆芯温度还在缓慢的攀升,直到2000度后就不再升高,这是因为有氦气将热量带走发电了。
王建昆查看了下高压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发现进气温度是1200度,压强是10个大气压,气体流出温度是1000度,6个大气压。
低压汽轮机的氦气流出温度是600度,1.2个大气压。
其中高压汽轮机发出的电被用于维持实验堆内部用电需求,低压汽轮机的发电功率是50KW。
这些数值都在智子设计出这款实验堆后的模拟范围内,所以可以说这款实验堆是可用的。
王建昆一直用超能力监控着整个实验堆,查看核裂变的过程,查看碳核被中子击中后的情况,查看各运动部件和连接部件在高温高压下的磨损和老化情况。
待实验堆稳定运行两小时后,王建昆按下终止开关,核燃料球被收纳到下方的铅盒中,此时氦气循环还在进行,带走堆芯的热量和核燃料球的残余热量。
王建昆观察到铀核在离开石墨柱后反应就停止了,虽然残余的裂变还零星发生释放中子,但释放的快中子没有石墨的减速并不能引发链式反应,慢慢的核燃料球温度降低下来直到常温,里面的铀235只是在进行常规的衰变,用普通的铅盒屏蔽就很安全了。
堆芯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后,实验堆自动接入外部电源让氦气继续循环降温直到温度达到常温才停止,氦气也被回收的压缩机压进储气罐储存起来。
这次成功的实验让王建昆对之后建设3兆瓦的反应堆有了信心,而且刚才观察铀核被中子击中破碎让王建昆萌发了建设高能物理实验室的想法。
因为理论知识已经有彼得和大舅在帮忙收集全球顶尖的科研进度和思路,但是具体的实验数据却被那些实验室保密了下来,只有结论没有过程的学习让王建昆很难提高。
那么不如自己建造一个实验室,先从简单的粒子实验做起,随着自己知识面的增长和研究的深入,再不断更新设备,到时候再建造更高级的粒子对撞机帮助自己对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