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还挺不错,他选的股票都是以创业板白马股为主,如往宿科技,同花顺,银之杰等等,眼光还是有的。
牛市行情里,第一步都是券商先行,在券商发力的同时都是炒小炒新,这是A股永远不变的主题,能够把入场股定在创业板,并且能够长期持有跟踪,持仓灵活的同时又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频繁换股,这种方式就连成林峰都觉得很强。
也难怪人家敢自信的实时更新自己的持仓。
另外这种方式在目前来说违不违规也没有个法律界线,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带动自己持仓的人气,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运营方式。
这就是跟网际网路结合的好处。
任何信息只要有了热度,都可以无限放大。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PS:跟上本书来个联动,嘿嘿。)
作为创业板第一权重股,市值超过1800亿的庞然大物,尉来股份的股价注定不可能像其他小市值股那样的波动巨大,拿创业板两只人气极高的同花顺以及东财来说,他们目前的市值也不过250亿元与470亿元。
随便随便一点资金合力就能轻松拉个涨停,更何况这些公司会讲故事,东财在二月份就停牌了,准备全资收购国信证券。
游资比较爱题材股,而机构则更偏向于喜欢像尉来这种大块头,甚至于闪驰科技也比较受机构待见。
无他,不讲故事业绩稳定又能每年固定分红。
年后第一份财报,业绩又较为亮眼,尉来集团在这一天赚足了眼球。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不懂财报具体细则的股民只会关注增长率以及盈利情况,老实说在这些年动辄百分之几十,甚至于百分之几百的增长率面前,尉来集团一年十几个点的增长率还真是不够看。
不过内行人却是关注到了其中的细节,首先是此次IPO募资的重点项目,尉来集团宣称的一大核心业务动力电池项目,年营收几乎是以四倍的增长率出现在财报里。
最为关键还是尉来的这项业务终于是实现盈利,六个多点的净利润不算很高,但这却是一个强力的信号。
另外就是整车业务方面的周转率,这玩意儿能够高于同行平均水平,也说明尉来集团在零部件调控,以及整车出库等等方面优秀管理能力。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来形容,BYD平均卖一辆出去要72天,而尉来最高只需要65天,尉来卖出去一辆车,需要的时间要比BYD短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的变量可是非常了不得的。
至于说销量数据与营收,这些在专业人士眼里倒显得没那麽重要了,毕竟之前公布出来的数据大致已经能够推断出来了。
「整车业务中规中矩,燃油车方面依旧还是表现优秀,研发投入还是那麽狠,比较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有动力电池这两块业务,尉来集团还是那麽的强啊。」
当年最初喊出尉来能够成为千亿巨头的那位分析师,如今已经是他们券商的王牌了,尉来上市之际他的那篇分析报告又被翻了出来。
顺带着,也自然而然的升职了。
已经是首席分析师,在网际网路上有着人气的王楚作为长期跟踪尉来集团的券商从业人士,对于尉来的第一份年报极度重视,同时也有着较高的发言权。
实际上所谓的年报保密制度就是一个扯淡,若不是尉来在开年后刚刚上班之际就公布了,不给市场反应机会,这份年报早就到了这些人的手里。
任何时代,任何行业信息差都是赚钱的第一要素,在金融行业里更是如此。
韭菜们是怎麽斗得过消息灵通的机构?
在王楚看来,尉来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是凭藉着这个销量以及毛利率,盈利根本不在话下,话说尉来的成本管控以及效率是真的优秀啊。
一家优秀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随着人员的增加就势必会有大企业通病,经过八年发展的尉来同样不可避免。
但是在王楚看来这家规模庞大的车企以及零部件商,却像是有着什麽魔力一样,依旧能够保持他们的初心,保持着创业的那份激情。
年度净利润超过50亿元,放眼整个自主品牌也是牛逼的存在,然而这看起来只是他的起来一样。
「加仓吧,不用多说,另外就是把尉来的评级再调高一档。」
王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尉来股份目前收报84.37元,市值1832.52亿元,这份年报会给尉来短期带来什麽影响谁都不知道。
但是王楚知道,之前市场给予这家公司100元出头的价格,2500亿元左右的市值评估,那是真真低估了。
这哪是2500亿元市值公司的营收表现,哪怕是报2014年度的年报,3000亿元都打不住。
便宜,太便宜了,抢筹就是了。
最为关键的是,檀锦程旗下的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口碑一直不错,橙子科技近乎10倍的增长,给予了股东巨额的回报,让无数股民穿越牛熊的闪驰科技,更是A股的一道清流。
「让公司找个机会去尉来总部调研吧,我想亲自见见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