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放手未必不见得是一件好事(2 / 4)

闭了,但对于陈伟新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决定了?」

檀锦程给他递了杯茶,轻声问道。

「嗯,决定了,合并之后事情也不少,首要要面对垄断的调查,其次还要争权夺利,倒不如套现离场。」

不止是陈伟新这麽想,吕传伟也是如此,所谓的联席CEO,大家都知道怎麽回事儿,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而已。

陈伟新说的还只是一方面,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裁员的问题。

不打了,不需要那麽多人了,那就必须裁员,这事儿之前在优酷跟土豆合并之时也发生过,哪怕快车现在持股较多,他们有机会拿下主导权,陈伟新也有些意兴阑珊。

「也好吧,发生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套现离场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

檀锦程也有些唏嘘,他是知道最终结局的,但是当初二人也确实是认真的设计快的APP,想尽办法推广,檀锦程还把自己的地推团队借给他们。

另外在收购大黄蜂之时他也提供了很多意见,让大黄蜂没有被陈维的小动作给抢过去,现在大黄蜂成了快车的一号专车。

「是啊,也不能说创业失败吧,反正这波套现之后我怎麽着也是真正的财务自由了,以后想干点什麽就干点什麽了。」

这话多多少少有些自嘲的意思,檀锦程还是能听出来的。

「哈哈,不用这麽想的,你如果要竞争公司的主导权还是有机会的,只不过我觉得你跟吕总的选择是正确的。」

「退出之后你们还有很多选择,可以重新创业;再说了,你当合并之后就没有竞争了吗?」

竞争公司主导权,不过是一句安慰话。

树枝家更加亲近陈维,陈维也更好控制一些,只要说服腾迅,那陈伟新跟吕传伟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以他们家的实力,说服腾迅并非什麽难事。

快车在公告里没有提及柳卿,可不就是因为这个麽。

对于檀锦程的安慰,陈传新一笑置之,不过对于檀锦程后面的话题倒是有些兴趣。

一直以来,檀总对于网约车补贴大战的趋势预料得都是不差的,对于陈维,檀总也很是推崇,这位真真切切从底层一路爬起来的CEO,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强于他。

不走寻常路,或者说不守规矩就是陈维的本性。

拿摇摇来说,当初帝都市场的老大摇摇为了推广APP搞了一场活动,花钱邀请了很多计程车司机参加活动,结果被打探到消息的陈维把APP扫码的招牌给换了。

司机又搞不清楚APP是哪家,只当是摇摇的人在安排,便直接下载了。

这招真是太特麽的不要脸了,摇摇花钱办活动,APP下载成了嘀嘀,事后得知消息的摇摇给气得半死,但是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一招下来,摇摇直接损失了大量的司机资源。

这种阴招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里,嘀嘀还有很多,虽然有檀锦程的提醒,但是快车还是防不胜防。

如果说网际网路新贵当中,谁最不讲规矩,除了王新之外就属陈维了。

说起来这两者还是好友,更有趣的是在嘀嘀跟优步合并之后,陈维又一次找上王新寻求投资,王新当面表现没什麽兴趣,结果转头自己就弄了个打车业务。

虽然没有做起来,但当时也是把嘀嘀吓得半死。

「公司合并之后的常规麻烦这些你都知道,要处理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你性格比较正,很多事情你不见得做得比陈维好,主导权在你手里你也会麻烦不断。」

「另外,你当补贴大战就这麽结束了吗?不要忘了还有一个优步。」

「檀总的意思是优步入华之后两家还会继续补贴大战?」

「你看看优步的管理层里有谁就知道了,按照我的估计,优步应该很快就会入华了,或者说在合并后新公司立足未稳之时就会快速入华。」

檀锦程用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

目前全球市场上最大的打车软体是优步,2009年成立的优步,通过四年时间拿下三大洲,10多个国家,200多座城市的市场份额。

全球网际网路公司对于国内市场都是虎视眈眈,优步同样也不例外,。

其实在2013年11月份,优步就成立了沪市分公司,小范围的试水业务,不过为了避免卷入竞争,他们玩的是高端商务私家车接待。

清一色的制服白手套,车型都是奥迪,宝马,奔驰,搞得非常的高大上,但实际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老美的计程车是很贵的,玩高端能够计程车拼一拼,但是咱们的计程车行业追求的是物美价廉。

有钱人谁家里没几辆豪车,公务的话也会有安排公务接待的,需要打车的市场极小,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鸟钱。

2014年就在快车跟嘀嘀打得要生要死之时,优步也在试着改变经营思路,不过效果同样还是不理想。

这其中还有政策的原因,交通部在几家网约车网站搞得风声太大之后,也明确了专车的运营模式,但是却禁止私家车直接参与运营。

而这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