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巨额套现(1 / 4)

第817章 巨额套现

PS:今天晚了点儿,抱歉。

「董事长把控大局,但是细节上肯定有些缺陷,这就需要CEO来补充,这点想必何总是清楚的,不需要我多说。」

檀锦程的话很明白,在UC他是CEO,负责公司日常管理事项。

确实如檀总所说,董事长跟CEO的职责是不一样的。

简单而又不恰当的理解可以说一个是公司的老板,一个是公司的经理,老板可以为所欲为,经理则不行。

「如果想把公司经营好,你就得扮演CEO的角色,日常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当中来,不然的话是很难弄好的。」

「不过前期的筹建问题不大,何总可以考虑一下。」

「另外投资的话我这边答应了,你们什麽时候要开启投资直接给我打电话就是。」

刚刚卖了UC,何小朋还有他的创业团队都是不差钱的主儿,想来风投轮是不需要的,真要是有那也是自己人就投了。

真正需要融资的时候,至少也是A轮以及A轮以后了。

「好的,那就谢谢檀总了,还有多谢檀总这两天的招待,受益匪浅,让我们团队有了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哈哈,不至于,UC的团队是很优秀的,我相信你们在汽车领域里也能取得成功的。」

所有的新势力品牌,其实在经营的过程当中都面临倒闭的风险,网际网路思维有网际网路思维的优势,但弱点也同样不小。

网际网路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轮一轮的融资,股东们一轮一轮的投入是需要见到成果的。

短时间之内上市,几乎成了网际网路公司的标配。

多轮融资之后如果不能上市,那控制力也就下降了,而上市之后就有着业绩的压力了,短时间之内出不了成绩的话股价就会暴跌,股东可管不了那麽多。

传统车企造新能源,最多也就是某个子品牌混不下去,不会影响公司倒闭。

送走了何小朋,檀锦程就要出发去杭城了。

月初之时,嘀嘀获得了由软银,阿狸以及老虎环球基金7亿美刀的D轮融资,拿到了7亿美刀的嘀嘀放出话去,准备继续加大对于司机与乘客的补贴力度。

手握巨资的嘀嘀气势如虹,一扫大黄蜂被快的抢过去的颓势。

这边快的也坐不住,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开始谈融资的事儿了,结果还是被嘀嘀抢了先。

这两家的竞争真的是前所未有,也是有够离谱的。

其实说到底还是阿狸跟腾迅的锅,为了推广支付,让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深入人心而进行的一场攻坚战,实际上不管怎麽打生打死的,市场也不可能被一家所垄断的。

哪怕是在嘀嘀一统市场的情况下,市面上也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打车软体,单就高德地图里面接入的打车软体就不少,这点陈维知道,陈伟新也知道。

被资本裹挟的创业就是如此,看似风光,实则无奈。

快的此次融资的对象也已经找好了,都是腾迅这边的关系,淡马锡,红衫以及腾迅自身,嘀嘀是D轮,快的这边则是C轮,相较而言要好那麽点儿。

为了跟进嘀嘀,快的此次计划融资6亿美刀,檀锦程去杭城是计划把手里8%的股份套现的。

虽然市占率要高于嘀嘀,不过快的估值还是要低一些的,一方面是因为快的还是在C轮融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面几轮融资几乎都是由腾迅主导的。

投资的机构要麽是腾迅自己,要麽就是跟腾迅有着深厚关系的,估值无法抬上去。

不过不管怎麽说,檀老板这8%的股份想要套现也是非常之高的。

保守估值套现个10几亿美刀还是没什麽问题的,正好这笔钱可以用来投资别的,例如拼夕夕,小朋等等。

两年多的时间,网约车市场发展为一个庞然大物的同时,也让初期玩家赚得是盆满钵满;当然,这只是表面看到的,背后倒闭的无数APP更是数不胜数。

例如红衫之前投资的摇摇,曾经帝都市场的市占率第一现在已经快到了倒闭的边缘,这钱算是打水漂了。

风投就是如此,投100家其中可能有99家会倒闭,但只要有一家杀出重围,那就能把打水漂的那99家都赚回来。

说起来沈楠彭在网约车这个领域也真是够郁闷的,他投的几家都被干掉了,唯独搭上檀锦程关系跟投的快车成长了起来,不然在这个赛道他们算是满盘皆输。

热热闹闹的2014年不剩下多少日子,但是在这仅有的日子里却是一点都不冷清。

贾会计的乐视,高调发布SEE计划,成为全球首家造车的网际网路公司,要说眼光,贾会计那是真的一点都不缺。

他的那个生态链系统其实也没错,小米后面做的全生态链跟他的有些类似。

另外跟雷布斯斗了多年的周红衣眼瞅着小米的风光也很不甘心,在12月份成立了奇酷,准备推出360手机跟小米一较高下。

檀锦程去杭城之时,雷布斯也派了个投资经理来这边处理他在快车的股份,是他的老婆。

说起来雷布斯的那边投资公司也是非常牛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