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留下来的资产不少,但前路也并非一路坦途,随着与百度地图竞争的加剧,高德的费用已大笔提升,并导致Q3财季里的高德出现了首度亏损。
Q3财季,高德亏损额达670万美刀,而2012年Q3季度则是盈利1010万美刀,即便是今年的Q2季度,高德也有380万美刀的净利润。
此外,高德的市场费用同比增长超过1.5倍,环比增长超过75%,研发费用也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37%,而总收入方面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略有下滑。
转型当中的高德,财报并不好看,而且会持续恶化下去,这也是成武以及高德管理层都同意退市的原因之一,财报好看不了,那股价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甩掉财报上的包袱,轻装上阵老老实实转型发展业务,等财报好了之后再上市也不是不行。
不提资本以及战略意图考虑,单纯从业务上来看高德也是的前途无量,高德有着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相应的成本也很高。
檀锦程对于高德的定位,也不是拿他来赚钱的,而是更加看重他的工具属性。
对于成武以及高德管理层的唯一要求就是降低成本,导航软体需要不断收集地图数据,涉及测绘资质,底图获取,卫星定位等环节,运营成本异常高昂。
普通导航地图与高精导航地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成本上,普通导航地图是按分米级来测绘,平均每公里才10元,但是高精地图则是按厘米级来测绘的,平均每公里成本要1000元。
除了核心地图导航业务之外,目前高德最有想像力的就是打车业务,不过高德的打车业务有点二道贩子的意思,通过数据收集分发的方式把订单派送至快的,嘀嘀等网约车APP。
赚得肯定是没有正宗APP的多,但是成本也相应的少了很多,不需要自己养司机,另外在监管方面也比较安全,算是打了个擦边球。
这一点地图导航软体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游客或者是对于道路不熟的用户,到一个地方之时第一时间肯定是打开地图导航软体,随手在上面打车的也不少。
相应的也可以扩展到本地服务板块,不过本地服务竞争太过激烈,现在有某团,大众点评等等,将来还有一个某音,理论上檀锦程是不太想做的。
至少是不太想大力投入,不跟阿狸挂钩的高德,其实是可以在业务上做到更加精简一些的。
地图导航+打车业务是目前高德的核心,先好好做好这两项业务就行了。
「其实做好地导航基础服务商,将来的网际网路领域咱们是大有可为的,因为我们的优势更加的明显,至少我们比百度的威胁要小很多。」
檀锦程最近一直在帝都办公,一家上市公司私有化,要做的事情很多,并非只是简单的花钱买下来那麽随意。
此次私有化高德,巨量引擎用的都是现金支付的方式,不涉及任何股权交易,相对来说简单不少,至于私有化的股权划分,那就是后话了。
「确实是,腾迅的地图虽然不怎麽样,但是他们肯定不会用百度的,如果阿狸收购受挫的话,他们肯定也会调头选择跟我们合作的。」
成武也很是认同这点,BAT业务错综复杂,互相之间有业务来往无法避免,但核心板块他们肯定是互相提防的。
这也是檀锦程让高德保持独立性的理由。
檀锦程嘿嘿一笑:「你跟四维那边熟悉,你去使使坏,我去小马哥那边也使使坏,给阿狸增加点难度。」
前世的高德常年不盈利,但是真正接触了解之后,檀锦程才发现想要让高德盈利也并非不可能。
前世的高德,业务杂乱,啥机吧玩意儿都得插一脚,但是又根本不赚钱,其二就是阿狸的管理层嘛,搞网际网路的都懂。
成武在前世高德私有化之后就基本属于隐退了,阿狸派出了自己的管理层,全面接管高德业务,以他们那种喜欢讲ZZ的作风,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能挣钱也是见鬼了。
工具性的软体在用户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做好自己工具的服务就好,可以把高德定位成类似支付软体一类的平台工具,通过地图导航的优势做一个二道贩子怎麽可能不赚钱?
某团不就是这麽玩的吗?
「哈哈,老板你是真的坏,看来网上传闻你跟阿狸马总不合不是空穴来风啊。」
成武愣了一下,随即就反应过来了。
「哈哈,那都是胡说八道,我只是想帮你拉到一个潜在的大客户啊,他们要是收购受挫可不就得转头跟我们合作嘛,到时候条件放宽点儿,就不信赚不到他们的钱。」
目前市面上唯一能够值得收购的地图服务软体也就仅剩下图吧了,阿狸说可以是别无选择了,除非他们想要自己重新开发一款,不过这根本不现实。
图吧说得上话的虽然是IDG跟陈亦舟,但是他们的技术来源可全是四维图新呢,没了四维技术支持的图吧,可以说是一文不值。
四维那可是郭嘉队,若是他们有意收购图吧,老马就得掂量掂量了。
BAT三家,现在只有阿狸没有地图服务商,目前他们也就是这家合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