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买房,买车的买车,另外保险也有,除了没有国企工人的名头之外,一切都比以前更好了。
现在想想老板当时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如果能够在家乡(三四线城市)的支柱型企业里上班,只要老老实实干,哪怕是私营退休之后也是有保障的。
「哈哈,你们不用谦虚,你们做得不错,做得好就该奖励,对于你们高层的奖励稍后总裁办会向全公司以邮件的形式内部通报,另外扬子汽车本部的奖励方案你们最好尽早提交给我来批覆。」
「还有就是厂房扩建的规划也可以提上来了,朱总可以先行跟琅琊区的领导们接触一下。」
新的一届了,可以扩建了,投资力度也可以加大一些了,尉来现在的营收还有现金流也足以支撑起快速扩建了,前两年檀锦程之所以压下来扩建跟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经济无论什麽时候都无法跟ZZ避免的,檀锦程没有老马那样的野心,对这些没有什麽兴趣,但是也不是什麽都不懂,起码怎麽保护自己还是知道的。
皮卡车的市场不大,总体的市场容量好像十几年之后也只有五十多万辆的样子,不过也正是因为市场不大相应的竞争压力才更小一些。
一年卖个几万辆,跟在长城后面喝喝汤,这现金流也是杠杠的,多了不说,保持目前的销量到十几年之后,扬子汽车都是尉来集团旗下一家优质的子公司。
朱培精神一振:「好的,那我回去就联系区里。」
集团公司的核心不在皮卡车这一块从扬子汽车一开始被收购他就知道。
按上一辈企业家的思路,那就是拿到造车资质之后,公司能卖的都卖了,能贷款的都贷款了,毕竟这样才是见效最快的。
老板没有这麽干,而是持续的投入让扬子这个品牌重新焕发光彩,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剩下的就必须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从集团总公司的角度而言,檀锦程确实是不打算对扬子汽车再有什麽过多的投入了,想扩张可以的,自负盈亏就是。
最多檀锦程也就是把从扬子身上赚到的钱留在当地就行了,反正他还可以利用扬子的股权去融资。
另外,尉来跟福田还有康明斯合作的发动机研发中心还有工厂也放在滁州,几年下来已经小有成果了。
国产汽车大多数是依靠三菱发动机起家的,但是未来总是要摆脱三菱的,现在头部一些自主品牌已经不止是奇瑞在搞自研发动机了,如长城,迪子吉利等等有追求的公司都在搞自研。
还是那句话,自研这玩意儿不一定会比采购更便宜,但是关键时刻不至于被卡脖子,选择权在自己手里就不用慌。
檀锦程点了点头:「另外咱们新能源汽车部门今年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说实话这成绩真的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我去帝都开会的时候还得到夸奖了,这里要感谢各位一起的努力。」
今天这个会议算是尉来集团的年终盘点了。
2012年度全国共计售出1930.64万辆汽车,相较于去年同比增长4.33%(SUV同比增长21.8%)。
全市场总销量第一的自然还是大众了,牛气冲天的大众在华总销量高达205.02万辆,自主一哥则是奇瑞,55.7万辆的销量已经超过BYD巅峰之时了。
尉来今年的表现很好,除了悦驰系列跟扬子皮卡的销量之外,新能源汽车以及黄海客车还有跑车等七七八八的加起来也有6000辆左右。
全年所有的车型累计起来的总销量达到了32.2万辆。
如船夫哥所言,尉来全年的总销量在整体榜单上正好是排在奥迪32.87万辆的销量之后,位列总榜第17位。
整体销量相比起2011年增长了47.7%,营收高达223.62亿元,同比增长了51.87%。
同样的,13.18%的净利润给尉来集团带来了29.47亿元的净利润,而这仅仅只是尉来集团旗下的汽车业务,要知道尉来还有动力电池板块的业务呢。
不过动力电池板块的业务目前还是亏损的,跟新能源汽车业务一样,影响了尉来集团的总体利润,这一点跟BYD倒是很像的。
根据机构的预测,迪子2012年度的营收应该是在450亿元至480亿元之间,同比于去年下降接近5%,但是在净利润这一块,迪子今年的净利润可能只有8000万元左右,下降了超过九成。
这净利润应该是BYD自成立以来最差的一年了,导致他们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是手机部件以及组装业务,也就是代工业务大幅下滑。
最重要的两大客户是彻底的玩不转了,若不是檀锦程帮忙牵线促成了小米的代工业务,手机代工业务损失还要严重,这也是为什麽船夫哥对檀锦程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最初的船夫哥只是把檀锦程当成一个不起眼的后辈,而现在却是越来越重视,甚至于还能听听檀锦程对于行业未来的意见。
另外他们最大的亏损就是太阳能光伏业务,国外的业务几乎全完了,用船夫哥的话来说是亏得一批吊照。
虽然在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