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拿尉来汽车来说,锦程个人的气质就决定了这样一家新兴企业的气质。
年轻,朝气十足,充满活力,也敢打敢拼,这一点无论是从大把砸钱,还是汽车的新颖的外观都透露出来,尉来就是要做不一样的车企。
船夫哥的气质就决定了BYD的风格,加上这些年一路狂飙的架势,加深了BYD是自主品牌老大的印象。
虽然没有新能源大爆发之时那那样的社会地位,但作为国产自主品牌老大的BYD老总亲自来到北仓,引起的轰动效应还是不小的。
船夫哥要来肯定是提前知会的,这一点檀锦程可不太好跟上次小马哥还有雷布斯来之时那麽的低调,第一时间就通知区里了。
「北仓区面积不大,不过对于投资建厂的话我们这边还是比较便利的,欢迎王总来坐客考察。」
说话的是区里的老大,欢迎酒会上老大把姿态放得很低,起身举起酒杯朝王老板敬酒的同时说着好话,BYD这样的企业无论是去哪里落户建厂,地方ZF都是欢迎的。
北仓区有尉来这个金凤凰,重心肯定是在尉来身上,但是围绕着金凤凰吸引更多的车企投资客,来北仓区建厂自然是区里乐意的。
迪子待遇一般,在打工者心目中的形象差了点儿,但是对于地方ZF来说可是很受欢迎的,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要比尉来更受欢迎一些。
尉来给的待遇太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的企业,也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愿意跟着趋势提高员工待遇的,或者说这样的老板居多。
是选择一家还是选择一群,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济形势,地方ZF自有抉择。
「是啊,刚刚您也看了,咱们这边的梅山岛还有春晓街道还是很适合建设汽车工厂的,离港口还有市区都不算远,用地上也没那麽麻烦,叔您如果将来有意再扩建新厂的话可以考虑考虑我们北仓。」
檀锦程是说客,没办法,有些事儿该做还是得做,另外车企抱团建厂在未来也是一种习惯。
记得前世的庐州,就有包括BYD,江淮,尉来还有大众等多家车企入驻,资源上也能够形成互补,檀锦程并不介意别的主机厂商入驻北仓。
北仓区让他当说客,他也乐见其成。
船夫哥有些意外的看了檀锦程一眼,除了大城市之外,这年头还是比较习惯「一城一车」策略的,不明白这小子为什麽会帮当地ZF当说客,就不怕抢资源吗?
不过有一说一,北仓区面积虽然不大,但是这几个岛确实如他所言,真的很适合当汽车工厂,地皮便宜,ZF开明,交通便利以及产业链齐全。
不过BYD目前没有建厂计划,目前他们已经拥有了包括长安,深城以及湘城在内的整车生产基地,其中湘城生产基地是在2009年开始投产的,
计划年产能30万辆,跟长安生产基地一样,总部深城生产基地的产能是35万辆,95万辆的产能目前完全够了的,甚至有些过剩。
「这事儿好说,后面我派个团队过来考察一下,到时候麻烦檀总记得带带他们。」
檀锦程客气的称呼他一声叔,但是在正式的场合他可不能太过随意,至于说没有建厂计划那也无所谓,搞一个零部件公司也不是问题。
长三角这边的汽车工业链确实是越来越丰富了,未来也要考虑一下这边。
说起来尉来汽车现在也有四大整车生产基地,最早收购过来的湘城生产基地年产能5万辆一直没有扩充,主要是生产部分柴油款悦驰A1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帕杰罗。
帕杰罗这个一年卖不出去多少辆,现在车型越来越丰富,后面檀锦程不打算做了,准备还给三菱,空出来的产能就用于填充悦驰A1不断上升的销量空间。
另外不起眼的常州生产基地主要用来生产客车以及叉车等其他一些小众车型,叉车业务这也是跟BYD学的,不怎麽赚钱,但是能解决自身需求,至于产能的话同样是5万辆。
北仓总部是檀锦程最重视的,从2008年开始逐步投产的生产基地,目前产能是25万辆,加上最新买下的春晓工厂20万辆的年产能总计45万辆的年产能。
规划当中的北仓生产基地最终的年产能计划是75万辆。
至于说庐州还有滁州这两地,由于距离比较近,尉来集团是把他们放在一起合并规划的,同样也非常的重要。
这两地汇集了尉来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发动机工厂,皮卡生产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车工厂,一期规划当中的产能同样能达到20万辆。
将来集团如果产能发生变化,主要也是围绕着这两地进行调整。
当然,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主要还是要看明年的汽车销量变化,如果明年尉来全年的销量能够达到40万辆的预期,那麽也是可以跟BYD一样做百万产能规划的。
BYD的百万产能规划从2003年算起用时七年,但是真正做到年销量破百万好像是用了20年。
尉来不会像BYD这麽冒进,但是以后的规划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的保守了,保持年销量在40至50万辆左右,产能规划至80万辆以上。
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