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只不过这毕竟是一个制造业啊,没有太大的科技含量,当下这155亿元的市值几乎已经耗尽了闪驰未来几年的市值上升空间了。
至少到2019年新国标上台之前,闪驰不太可能有太大的突破。
另外就是30元的股价,着实也有些高了。
「这是逼着我们高送转啊。」
资本市场有时候就是如此,会裹挟着你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儿,现在特别流行的高送转文字游戏他其实是不想玩的。
两世为人,成就非同一般,但在股票实际操作这方面,檀锦程还是偏向于韭菜心理。
上一辈子被割惨了,这辈子虽然不再被割,但是他想不想用这种文字游戏的方式来割韭菜,高送转有什麽?无非就是通过拆股把股价降低。
市值还是那个市值,通过视觉上降低股价的方式来吸引小韭菜购买,拉高之后再减持,减持的资金进了兜里,而大股东们的持股依旧没有减少。
简单的理解就是把自己的饼掰下来一半用原价卖给你。
诚实,高送转对于总股本较小的股票是一种好事,例如创业板的股票,但是这招已经被那帮人给玩坏了,第一批上市的创业板股票当中,有那麽几年每年都得高送转一次。
几年下来,总股本整得比闪驰科技还要多了,简直就是离谱,要知道他们IPO之时可只有几千万总股本的。
若是按照他们这种玩法,闪驰科技现在的总股本起码有15亿了。
高送转檀锦程是不太想玩的,大不了到时候就减持一笔,打压打压股价,檀锦程的持股早就已经过了禁售期,随时都可以减持,只要提前半个月发公告就行。
「你不想要股价涨太快其实还有一个好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比较得罪人。」
尉来ES6卖得特别的好,让很多车企业的老板们都坐不住了,一直以来都是檀锦程去参观船夫哥的工厂,十一月份尉来公布ES6实际销量之后,船夫哥第一次来到了甬城。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内部数据,尉来汽车在销量数据这一块儿是最真实的,毕竟成立时间不长,销量却一直保持火爆,这很难不让汽车工业协会重点监控。
这年头数据造假的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粗暴,其实还是很好查的。
另外监管方面也比较严格,一旦发布就会通报批评,迪子还有其他的一些车企都受过这种批评,这事儿被通报之后你就不能再不管不顾了。
一则是丢面子,二来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也失去了信任。
不像后世一些新势力车企搞的一些花里胡哨的数据,什麽大订多少,小订多少,发布会结束之后一小时之内大订突破多少,营造出一种热卖的景象。
实际上啥也不是,所谓的一小时大订多少不过就是点点手机,跟双十一的销售数据一样,都是可以退的。
另外还有一些车评人很鸡贼,拿着大定订单去找主机厂商合作,一辆车卖20万,合作几次之后车钱就回本了,之后车子随便卖个十五六万,就就是纯赚的。
当然,主机厂商也不都是傻子,有的车评人一看他那视频数据就假得很,当然是不可能答应跟他合作的。
不过这对于车评人来说也没关系,退了就是。
因为很多主机厂商的所谓大订锁单,他们是不扣押金的!这种所谓的锁单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扣押金的锁单才是真实的锁单。
网际网路那帮人进入车圈之后,订单的真实性根本就看不懂了,比起10几年之后,现在的主机厂商,在数据造假方面简直就是幼儿园小朋友。
玩得花还得看网际网路企业。
「什麽办法?」
檀锦程带船夫哥参观工厂,顺带着跟他吐槽闪驰科技最近股价涨幅太快,把未来几年的空间都消耗掉了,另外就是14号的涨停更是莫名其妙。
船夫哥只是讳莫如深的笑了笑。
不过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既然现在檀锦程的手里都是流通股了,那好办嘛,机构瞎鸡儿拉升,咱就发减持公告。
但是卖不卖,卖多少看心情,等减持期快要到期之后再发一则减持公告。
也就是每半年发一次减持公告,但是不减持或者少少的减持,让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机构以及试图炒作股价的游资头上。
你在规则范围内玩,那无所谓,但是你们要是玩得太过分了,就不要怪我砸你了。
「我去,这招确实有点用,不过也确实是得罪人啊。」
「哈哈,可不是嘛,伱的尉来汽车还没有上市,所以我就是说说,最好不要这麽玩。」
BYD上市多年,这两年他们也被股价的起起落落给折磨的不轻,经常受到攻击。
搞实体的老板们基本都是又想上市,又痛恨上市,很多老板是玩不过资本的。
「确实哈,哎,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得罪太狠了也不行;算了算了,反正这几年股市也不太好,只要我不同意高送转,我就不信你能把股价一直往上拉。
或者到时候回购一部分股票注销掉也行,这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
「你们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