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必须的。
「融资的事先不急,目前来说你们俩得统一好公司内部的思想啊,不能扯后腿。」
檀锦程其实是不想过多干涉投资公司运营的,但是快的情况特殊。
陈伟新做不到如他一般在公司一言堂,快的上线之后,他的泛城控股内部股东争议很大,配合度极低,APP的开发是檀锦程这边出人帮助的。
到了现在推广阶段还是如此,檀锦程也总算是明白为什麽前世有着阿狸支持,市占率第一的快车会在合并之后被陈维拿到控制权了,陈伟新则选择淡出管理层。
陈伟新有些无奈道:「可不是嘛,檀总有什麽好的办法?我们公司的股东有些复杂。」
「很简单,你把快智独立出来,不要用泛海控股了,既然他们不乐意陪你玩,你就另起炉灶,让他们以后去后悔吧。」
「不过这一点你得牺牲点利益,另外你后面的精力也要多放在快智这边,很有可能会失去对泛海的控制,伱自己要考虑好。」
大学创业有大学创业的好处,但坏处也很明显。
那就是想拉投资很难,真拉到了投资股权也要交出去大部分,陈伟新的第一笔投资是他一位朋友的父亲投的,相对的泛城控制权大部分都在他朋友父亲手里。
后续又有新的投资机构介入,加上最开始对于公司管理的不熟悉,话语权就下降了不少。
现在想要把快智独立出来,无疑他要让渡一些游戏产业里的利润,泛城有一款游戏一年能挣两三个亿,这也是管理层不乐意搞什麽打车APP的原因。
低调的挣着钱不好吗?
其实就泛城的管理层而言,这麽想其实也没错,低调的搞着游戏,能挣钱风险又小,游戏行业同样是大有可为的。
犯不着要进入打车行业里去跟资本厮杀,目前市面上各类的打车软体差不多有四五十家,其中帝都的易到以及摇摇都经过了好几轮的融资,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了。
摇摇目前是帝都市场份额第一,风投,A轮都已经完成了,另外他们的创始人同样是财务自由,并且人脉极广,管理层更是从谷歌回来的。
如果要论目前谁最有投资价值,其实是摇摇。
陈伟新沉默片刻后答道:「我考虑考虑吧,那就先挂了,融资的事儿檀总你上点心。」
他明白檀锦程的意思,如果不能解决目前跟管理层的分歧,檀锦程应该是不会再继续加大投资,后续也不会提供这麽多帮助的了。
甚至于不排除他去投资别的打车软体。
陈伟新的想法没错,檀锦程挂了电话之后就让曾纪祥联系高德的CEO成武。
「你跟成总说一声,我打算借用高德的名义投资帝都一家名叫小桔科技的公司,他们正在到处找钱呢。」
小桔就是嘀嘀的主体,被人忽悠了一次的陈维总算是把APP给弄出来了,根据檀锦程最近在帝都了解到的,嘀嘀目前也进入到了地推阶段。
此时的嘀嘀真的是弱小得一批,陈维跟他原来在阿狸的领导一起辞职,辞职后的第二天就创立了小桔科技,在仲关村租了间仓库开始搞起了打车软体。
王刚出资80万,陈维出资10万元,就这麽开干了。
说起来陈维离职创业,还是王新忽悠的,这家伙是真的很喜欢鼓动好朋友创业,张一明如此,陈维也是如此。
陈维的经历也是够坎坷的,第一版APP被人忽悠,上线晚了一个月,地推之后几十万又快要见底了,如果再找不到投资机构投钱,那项目也就到此结束了。
不过也或许是他前半生的这些经历,造就了这家伙之后在经营企业思路的各种骚操作,毕竟是从底层做销售起来的。
其实从商业竞争角度而言,檀锦程是更看好陈维一些的。
打车软体是一个接近于底层民生服务的行业,细节方面不能用常理来判断,很多时候骚操作要远远比正规军更合适,这一点檀锦程在闪驰身上是验证过了的。
「好的,投多少呢?」
曾纪祥没问原因,小桔这家公司还是他负责打探消息的,两位投资人都是出身于阿狸,虽然看起来很弱小,但人脉也不差,尤其是王刚。
这位可是能够经常跟老马一起打扑克的。
「300万美刀吧,钱从我这边出,借用一下高德的名义;当然了,如果成总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让他参一股,这个由他自己决定。」300万美刀对于一款打车软体来说自然是杯水车薪,檀锦程这麽做除了雪中送炭之外,也只不过是占个坑,同时投两家打车软体他可没有那样的财力。
至于为什麽用高德的名义而不用自己的,那是因为高德更加的适合。
随着移动网际网路时代的到来,地图服务公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德能让快的APP的定位更加的精准,同样也可以让嘀嘀如此。
不过嘀嘀APP的开发,跟快的真的没法比,哪怕被忽悠过一次之后陈维已经很小心了。
但是没办法,他们没这麽多钱,做出来的东西依旧是比较次的。
大黄蜂檀锦程其实也想投,他前世听说过这家公司,但是很可惜的被百度抢先了,并且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