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控股与私有化?(1 / 4)

第760章 控股与私有化?

处于创业激情当中的人,情绪是很难压制的。

陈伟新就是如此,越聊越兴奋的陈伟新,最后来把他找来的CEO吕传伟给叫了过来。

同陈伟新的遭遇一样,在矽谷科技公司当高管的吕传伟在回国出差的过程中在遭罪到『打车难』的同时也意识到这背后的刚需性

「其实智慧出行在国外已经很流行了,檀总知道Uber吗?」

「嗯,知道,09年创立的嘛,这会儿应该已经进入欧洲了吧?」

「没错,巴黎已经在12月份上线了Uber,扩张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敢肯定Uber最后是一定会进军国内的,我们得抢在他们前面布局。」

「哈哈,这个是肯定的,不过Uber不用担心,很多企业进入国内都有一个水土不服期,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竞争对手;当然了,现在说这些还早,市场还是起步阶段呢。」

做打车软体首先要解决三件事,开发软体,找到司机,找到乘客。

开发软体这个不难,实际上在2010年国内就已经有一些打车软体出现了,帝都那边的易到,摇摇等等甚至都已经拿到投资了。

摇摇在帝都打车圈子里非常有名,另外全球性各地区也有不少打车软体。

檀锦程跟陈伟新比较熟悉,但是跟吕传伟是第一次见面。

陈伟新跟吕传伟说他拉到投资的时候,吕传伟没太在意,以陈伟新大学期间就闯下的名头,拉到风投并非什麽难事。

当知道是檀锦程之时,他就更了然了,网约车市场做大,这也符合尉来汽车的战略。

然而随着聊天的深入,让他意料之外的是檀锦程居然对打车软体的了解这麽深,思路甚至比他们自己都还要清晰,尤其是聊到支付方式之时。

「我们橙子是有自己的支付方式,但是太小众了,可以添加在里面,但是做不到主流啊。」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多种支付方式自由选择才是最为便捷的,然而网际网路巨头们显然不允许这种存在,他们要的就是一统市场。

腾迅在3Q之争之后低调了很多,但不代表他们没有野心,另外随着双十一越来越火热,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支付宝也正式拿到牌照了,老马的野心已经压制不住了。

BAT三家以及各大资本联手打造出来的网约车软体,外卖软体可以说是收割底层的利器,打着为老百姓方便的名头各种作恶。

普通人或者说穷人才是最大的群体,挣这个群体的钱,怎麽可能让别人跟着一起分享。

另外,网约车大战,外卖大战一定程度上也让整体的商业环境变得更坏了。

2015年之前,有大批的创业者,尤其是网际网路行业,带着一点激情弄个几十万就敢开干,做成了就财务自由,做不成也不影响他们下一次的创业。

然而,在巨头以及资本们这种疯狂的砸钱行为之下,创业者再想创业的顾虑就很多了。

乾的好好的,万一巨头们看上了,运气好的话被收购了,运气不好的情况下就被他们拿钱给砸死了,到时候真就是毛都没有了。

尤其是发展到后期,当经济增长进入到停滞状态之后,什麽都要吃什麽都想吃的老马,他的危害其实要比小马大太多。

顺带着一提,王新的外卖网站已经在2010年3月份上线了,11年的4月份APP上线,到了2011年的双十一,某团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2.5亿元。

某团的投资巨量引擎没有参与,外卖跟网约车都是烧钱的大户,如果不是网约车符合尉来的战略,其实檀锦程也不想介入的。

更何况像王新这样的创业名人,想占他的便宜根本不可能,某团A轮的融资就是由沈楠彭一人包圆了,仅仅一个A轮就高达1200万美刀的投资。

A轮到B轮,仅仅间隔四个月的时间,这钱就烧完了,阿狸在B轮之时领投了5000万美刀。

跟网约车市场还不成熟不同,还没有上线外卖服务的某团,其实是奔着统一本地服务,打着团购的名头上线的。

而团购,线上订票服务等业务现在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大众点评,去哪儿,携程等等大大小小的网站已经把它的模式给探索出来了。

不少企业都已经上市了,王新在这时候入场,很明显的野心极大。

哪怕是种子轮,你都占不到他一点便宜。

「那A跟T咱们选哪家合作?」

陈伟新看了看檀锦程,又看了看吕传伟。

吕传伟没有直接回答:「檀总怎麽说?」

有了檀锦程的馊主意,米聊虽然没有改名,但是先WX一步上线附近的人以及漂流瓶等功能。

附近的人这个功能,LSP那真是懂得都懂,这功能一经推出,米聊的用户人数直接突破1000万人,随后的漂流瓶以及摇一摇等功能,又给米聊带来了大量用户。

前几天还听雷布斯说起过,米聊的用户已经突破3000万了,给雷布斯乐得。

不过对比起WX的5000万用户,还是差了那麽点儿,功能上线早也只是抢个新鲜度,除非能一直在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