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新能源大佬?(3 / 4)

,东风一汽这种人家都看不上。

不过这一点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有了改善,尤其是2009年我们的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我们的自主品牌想要出海吸引人才要相对容易多了。

尉来汽车目前外籍技术人才也不少,发动机部门里有不少从三菱聘请过来的专家,设计部门当中也有不少,就是知名度很高的没有。

目前来说最想挖的就是一名知名度很高的设计师,最好有过宝马,奔驰或者是美系豪华品牌里担任过高管的经历,那样的话对于尉来汽车的设计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那感情好,记得跟托马斯保持好联系,免得他给忘记了,有必要的话咱们也可以去宝马德国总部考察一下。」

「额,这个的话我过去的不太好吧,老板您跟张总比较合适,我属于锦新时代,没名没份的。」

「哈哈,这就要说到下面我跟你聊的了,你觉得把航新新能源跟尉来汽车合并怎麽样?」

「合并?」

张旭辉一脸震惊,他可是从来没有往这边想过。

檀锦程点了点头:「嗯,其实在决定成立汽车研究院之时我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了。」

航新新能源对标宁王,尉来汽车对标BYD,但是目前在檀锦程看来,两套班子运行多少有点浪费资源,此外就是在电池方面的资源整合不太方便。

如果电池研发跟新能源车型开发能够同处一地,其他地区就用来单纯的当一个生产基地,是不是要更加的方便一些?

「合并起来不容易的吧?目前两家公司的股东股份分配怎麽算?」张旭辉想了想道。

「确实不太容易,不过这事儿可以谈。」

巨量引擎在航新时代的母公司锦新新能源当中持股68%,在尉来汽车那边持股70%,其他像是红衫以及北仓城投在两边都有持股。

这两家投资公司跟檀锦程是长期合作的,可以说是看着檀锦程逐渐成长起来,谈判相对容易一些。

庐州城投,滁州城投,物理研究所这三名股东有点麻烦,不过只要估值还有股份能够谈拢,合并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合并之后,檀锦程对于两家公司的控制能力将会进一步上升,目前锦新时代这边,因为无论是研发组还是管理层,都在庐州,感觉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

企业不断的发展,檀锦程心境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论起来,这跟刘依菲上次来北仓探望顾清清还有那麽点关系。

檀锦程前世是做生意的,身家上无论什麽时候都算是妥妥的中产甚至中产以上了,刚开始做生意之时倒也有那麽点野心,不过却也是从来没想过做到现下这种程度。

2019年之后更是野心全无,整个人就是躺平状态。

权利是男人最好的CHUN药,重生之后,檀锦程的心态一步步的发生变化,创业之初他想着的更多的是钱,买房买车买股票,存房子。

就怕创业当中出现什麽意外自己还能当个富家翁,哪怕是闪驰科技市场份额做到第一的位置,这种心态也没有太多的改变。

所谓的市场销量第一这个名头,其实虚得很,城头变换大王旗,这个第一可以是芯日,可以是闪驰,也可以是雅滴还有爱马,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直到橙子科技跟闪驰科技的相继上市,檀锦程心境上才开始发生变化。

2008年的上市公司,不是2018年的上市公司,更不是2023年的上市公司,北仓区唯三的上市公司他一个人占了两家,橙子科技更是全甬城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际网路公司。

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在这个年头是十分稀缺的,能获得的好处远非之前闪驰科技所谓的市场销量第一可比。

就这麽说吧,哪怕是闪驰科技做到销量第一,拿下了奥运会赞助商的名头,大学生就业都是看不上的,但是上市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兜里有钱,地位上升,做什麽事都更加顺利了,顺带着檀锦程的地位也扶摇直上,上市之前他可以用年龄太小,资历不够推掉ZF方面的像是Z协,R大代表之类的。

但是上市之后,这些都不是理由了,去外地开分公司也会冠以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名头,这就是个金字招牌。

把橙子科技,闪驰科技弄上市这条路子是走对了,檀锦程的野心也在这一过程当中慢慢的变大。

以往无论是对于锦新新能源的动力电池还是尉来汽车,他的定位都是小宁王,小BYD,跟在这些大佬后面吃肉喝汤,对于企业的规模真没太大的野心。

刘依菲的到访倒是提醒到他了。

是啊,我现在ZZ正确,这一任下一任我都有人脉关系,所做的又都是利国利民,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行业。

不瞎机儿跨行,就守着新能源行业认认真真的发展,我为什麽就不能成为新能源行业的大佬?

宁王能做的,航新时代虽然说技术积累不如宁王那些牛逼的创始人,但咱们起步在同一个阶段啊,在已知未来趋势的情况下,未必就不如宁王。

而迪子,目下他们正进入倒霉状态呢,迪子从今年开始之后就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