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出名了!(3 / 3)

,能够获得组委会的认可,这也能证明我们在外观设计方面的实力。」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我们会在立足现在有优势的基础上,做到自主创新研发,争取在奥运会来临之时,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服务于奥运会,为奥运健儿们喝彩加油。」

檀锦程的回答有理有据,且最初的那句「百年企业有百年企业的优势,新兴企业也有新兴企业的活力」的回答,充分展示了他的自信。

摆事实,讲道理,有自信;让现场给闪驰设计方案投过票的组委会成员频频点头,这才是奥运风貌嘛,弱一点怎麽了,现在弱一点不代表两年后也弱,这才是奥运拼搏精神。

提问的记者显然对于檀锦程的回答有些意外,据说这位不怎麽喜欢接受采访啊,没想到应对媒体方面倒是显得十分成熟,中规中矩但是却不露怯。

对于第一次参加大型发布会,又是面对计划以外的提问,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

「请问檀先生对于奥运会的支持,除了赞助用车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呢?例如我们的运动员们。」这是央视五套记者的提问。

「会有的,我们会有一系列的计划,为运动员们加油,不过在这里就不做具体透露了。」

「闪驰科技目前的月销量能达到多少?檀先生预计到奥运会来临之时闪驰科技会做到什麽样的规模?」

「额,这个问题好像跟今天的主题无关,不过若是这位朋友想知道,可以定期关注我们每个季度发布的销量报告。」

「檀先生真的只有21岁吗?」

「好吧,又是一个跟主题没有关系的问题,不过我可以回答一下,准确的说是20周岁零10个月,还有两个月21周岁。」

现场不由的发出一阵阵感叹,不要说坐在台上那些人了,现场包括实习记者在内的,年龄都没有低过25岁的,这个年龄段参加这样规格的签约,还是主角,也是够炸裂的。

两年前他才刚满19岁,一名19岁的青年创立的实体企业,通过两年不到的时间,把公司旗下的产品带到了奥运赛场,这可比网际网路造富还要夸张。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所有人的认知里,做实业都是要比做网际网路难很多的,实业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之前那位记者质疑闪驰科技实力不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按照之前财经媒体对于此次入围企业的调查,闪驰科技今年的销量是可以完成他们20万辆预期的,如今有了奥运会指定用车这一品牌影响力的加持,销量无疑还能再上一个预期。

每个品牌车型给供应商的出厂价这些是查不到的,每个车型的出货量数字也不好统计,但从终端零售价是可以倒推出来的。

按闪驰科技终端最便宜的一款闪驰平价款售价来计算,20万辆就是4亿的销售额,只按这一款的售价简单统计一下闪驰科技的业绩,全年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这样一位20岁的年轻人,两年时间创造了一家年产值超过4亿元的大型企业,另外据甬城那边调查出来的信息,他的旗下还有其他包括服务,电子产品出口生意。

亿万富豪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了,简简单单的计算,这就已经是妥妥的5亿元级别了,按身家级别来计算,10亿身家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21岁的10亿富豪?要了老命了这是。

记者们都不敢想像,报导一出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什麽样的轰动。

台下的记者,一个个兴奋的盯着檀锦程,哪怕他们是专业,权威的媒体,哪怕这次是带着任务式的采访,哪怕知道不能给对方提多少过分的问题,哪怕知道不能给组委会添太多麻烦。

但新闻讲究的就是个爆点,这麽大一个爆点新闻,你让他们放着不报导?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写,必须写,而且必须深挖,今天发布会结束就立马打申请飞甬城,一定要查到最全的资料,必须给他好好的报导一番,写一篇全面详细的新闻稿。

至于组委会到时候会不会找麻烦?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再说了报导奥运会选中的青年企业家,也是合乎情理的嘛。

有记者想着全面详细的做个调查,不过有的记者就比较心急了,新闻要的就是一个时效性,哪有心思去管数据真不真,先报导了再说。

4月29日,2003年成立的新精报用头版头条的方式报导了此次闪驰科技成为奥运会独家电动车用车企业的全过程。

标题:「奥运会牵手甬城新兴企业,21岁10亿富豪如何两年之内将企业带至奥运赛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