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天下苍生,各有前途(求订阅)(3 / 4)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2619 字 1个月前

,其他人都没这勇气。

何大人兴奋之馀,又担忧道:「公明,若是没布政使来,此事会不会落到参政身上?」

徐青:「府尊切莫学袁本初,哪有做大事惜身的。记得当初剿灭莲花教匪,府尊的英姿,犹在学生眼前呢。」

何大人自然不会被徐青的花言巧语迷惑,不过他转念一想,真到了这一步,大不了辞官。

但人生的重要机会,往往就在一两次,一旦错过,那可是追悔莫及。

老何也是没带剑,不然得学一下孙十万在赤壁大战前斩断桌案,表明决心,他一拍桌案道:「大丈夫生于当世,自当建功立业。公明,此事就拜托你了。」

徐青自是应允。

在他看来,老何绝对是变法派和保守派都愿意接受的中间人物。因为老何天然不是变法派的,

与保守派才是一路的。

现在变法派势大,老何忍辱负重,打入敌人内部,不是不能接受。

徐青送走老何,不禁在台阶前吟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夫君,别忧了。你让何伯伯去向爹爹认错好吗?『

「你就说岳父大人高不高兴?

「那估计非常高兴。」冯芜抿嘴一笑。

「天下苍生。」首辅看了徐青的信件,忍不住摔在地上。这天下苍生四个字,什麽时候轮到他徐公明来说。

不等首辅说话,下人连忙将信件捡起来,也不敢看。

首辅使了个眼色,下人拿来火盆,首辅将信件丢进火盆里。而事后,火盆的灰也要经过严格的处理。

首辅坐下来沉吟。

虽然徐公明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天下苍生向他给自己的岳父讨官,但冯西风接下来的位置,却也是个关键。

再升,也不好升。

首辅想到,近来六科给事中颇不如他的意,令他做事,颇有肘之感。

既然要澄清吏治,六科给事中这个位置,自然得彻底顺手才行。

其实他原本考虑的是废掉六科给事中。

无它,这个位置别看和巡按御史一样,只是七品官,实际上权力很大,有封驳丶科参丶注销等权力。「封驳」:即是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科参」:即是稽察六部事务;「注销」:注销是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除此之外,如今的六科给事中还能参与廷议丶廷推。

所以中枢的决策,六科给事中也能参与进来。

用徐青前世的说法,可以说是键盘侠的顶配了。

这些人能进决策层,还不用背锅,成事不行,败事那还是可以的。

关键在于,六科给事中的出现,本就是国朝以小制大的缩影,乃是为了防止朝中高官做大。

首辅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废除六科给事中的事,确实难以推行。

既然不能废除,只能全部换成用得顺手的人。

先前他还得装一装,现在一步步斗争下来,敌我分明,权力也得到稳固,有些事自然该做了。

为政之道,在于用人。

将冯西风安排进六科给事中,徐公明要是还闹,那就是不当人子了。

宰执天下难啊。

首辅有时候,都忍不住想用御赐的金瓜锤,敲碎那些反对他的虫的脑袋。

这时候,首辅竟有点期待徐青进入中枢,以他对徐青的了解,这小子既威猛又有决断力,敲脑袋这种活,不用金瓜锤都能干。

一想起此人的武力,首辅又忍不住有些头疼。

关键在于对方的年纪。

只是一家一姓的兴亡如何能与国家制度的建设相比。

徐青有一句话,他是极为认可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权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一个目标,且能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许多人围着你转,分享利益,自然就形成了利益集团。

舜发于吠亩之中。实际上是舜在耕地的时候,许多人跟着他一起耕地,得到很多收获,自然而然便被人拥戴。

大禹治水,亦是在治水的过程中,掌握了人力物力,解决了水患,顺理成章成为共主-——·

君有道,徐青何足忧?

君无道,可忧者何止徐青?

首辅做出决定,又不得不感慨,这小子闭门读书,莫非成天都在琢磨朝廷大事?

又给他找着机会了。

而且还不显山不漏水,深藏功与名。

但首辅的意外不止于此。

没过多久,冯大人在何大人的伺候下,舒舒服服地喝了一顿好酒,写下一篇惊世骇俗的奏疏。

「请清南直隶田亩疏!」

一篇奏疏,在本来渐渐安稳的朝堂,又惊起重重骇浪。

张侍郎很是哭笑不得。

近来为了南直隶布政使的位置,自然有够格的人来吏部打听消息,很是让张侍郎抓住一些机会没想到,才没多久。

南直隶布政使就成了烫手山芋。

当然,这些之前来打听消息的人,都明里暗里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