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首辅的反应以及吴老恩师回归(求订阅)(3 / 4)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3127 字 1个月前

并非简单的事。

这不但对海船要求极高,也要对天时极为了解。

因此巨鲸帮在海上巡游的航线,都是十分固定的。

当然,林天王他们的海船,同样要依据天时出发,连徐青他们的海船同样如此。

不然的话,一旦遇上风暴,便有全船覆没的风险。

尤其是近海海域的天时,往往注重风势和潮汐。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

高公远正是此道的大行家。

他对此侃侃而谈,说道关节处,眉飞色舞,泛起强烈的自信。

徐青不得不承认,在每个人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都是自己这篇故事的主角。

徐青听得很用心,直接开启了绝对专注的状态,并不时提问,再和自己记忆里一些航海知识结合。

其实许多知识,他从前都略过,但是不懂。

现在有高公远用自身丰富的经验解释,徐青在绝对专注的状态下,立时有许多收获,并且举一反三。

这让林天王他们惊讶。

至于高公远,则是惊骇。

因为有些细节,不是专业的老水手,根本问不出来。

他不得不承认,徐青能在小小年纪,于南直隶纵横阖,其天生的宿慧,确然不是虚言。

若是一般人询问,高公远多少会藏私,

但徐青不一样,可以说徐青是他全家的救命恩人,而且他的家眷如今流放到岭南,那里也是徐青妻舅的地盘。

其意义不言而喻。

何况徐青何等身份,即使学会这些,也不会对高公远的价值产生影响。

至于徐青本身,一来是多少有点好学癖,二来提前了解,即使用不上,也是有备无患。

他做人一向如此,要将命运,尽可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京城,偃月堂。

「首辅,这是江宁方面传来的急报。」

江宁府如今传递回来的情报,甚至优先级还在应天府之上。

而且和一般的八百里加急不同,江宁府的密信,有特殊的秘密渠道,能做到一日内往返。

因为皇帝是真的全力在支持首辅变法,如今偃月堂的奇人异土,非常之多。

这也是皇帝不得已为之。大虞朝已经立国两百多年,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走向末路。

如果不变法,那就是等死。

变法,还有一线希望。

何况皇帝本身为了追求长生,已经将自身和大虞朝的龙脉绑定,如果大虞朝分崩离析,皇帝会万劫不复,甚至连来世都不会再有。

这也使老皇帝为了求生,不得不奋力一搏。

其实这也是老皇帝自己做出的选择。

在他抽取龙脉,融入自身之前,朝天观主早已将种种利害说得十分明白。

皇帝依旧选择了这条路。

因为纵然有来世,他也没有今世的记忆,也不可能再是皇帝,与其如此,不如轰轰烈烈,与天争命一回。

甚至于,变法都不是他第一次尝试。

早年间已经做过一次。

结果只成功了一小部分,依旧避免不了天下局势越发恶劣。

他摆烂过,最终在晚年,准备再次奋力一击。

天子有天子的尊严,不能那麽轻易地向命运低头。

而首辅的意志比天子更坚定,更无畏。

甚至有人传闻,首辅是前朝的宰相王荆公丶脱脱这类人物再世-——

然而,首辅在个人享受方面,更像李林甫。

有人评价徐青虽然年少,却日暮穷途,倒行逆施。

首辅行事,其实也不计较将来以及身后事。

而且两人都是年少得志的标志性人物,

目前偃月堂内,不少人发现首辅对徐青特别关注。

故而隐约有传闻,徐青是首辅的私生子。

首辅根本不在意这些风言风语,拿起江宁府的情报,先看了江宁府最近清丈田亩丶天机学宫以及金光寺的变故他一桩桩事看下去,最后目光落在徐青出海的事情上。

他抚须道:「派人将金阳府的吴知府唤来见我。」

天寒地冻。

吴知府听到是首辅召见,只能从温香软玉的被窝里爬出来。

他这些日子,为了结交京中的达官贵人,下狠心买了好几匹瘦马,而且为了验货,不惜亲身上阵。

如此一来,不免有些体虚。

到了外面,寒风一吹,脚都打哆嗦。

但首辅召见,岂能不去。

吴知府只好上了快马,拿着令牌,跟着使者迅速往京城去。

一路疾驰,来到偃月堂。

吴知府见到首辅时。

早有婢女呈上热汤,还有一股灵参的味道,

喝完之后,不免心里暖烘烘的。

相爷待人,真是周到啊!

「吴知府,我听说你在南直隶做巡按御史时,剿灭了不少水匪,着实是个能臣干吏。」

「元辅,下臣愧不敢当。」

首辅笑道:「朝廷去年开始,就恢复了靖海卫,如今东海海寇,愈发猖獗。

我准备升你为右金都御史,率三千靖海卫,巡察东南沿海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