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求邀请,这也成为目前的知乎的营销策略。
听完介绍,陈默皱着眉,伸出三个手指,
「三个问题,
第一丶知乎想要发展,最终肯定会放开,而放开又会导致问题回答质量下滑,有价值的问题变少,跟成立初衷相悖,怎麽解决?
第二丶知乎如何避免沦为下一个百度知道?天涯问答?
第三丶盈利模式和商业化探索,有什麽想法?」
「这个.」
周源一下就被问住了,而坐在他旁边的李开复听完也有些牙疼,这每个问题都是直指知乎目前的要害,陈默这家伙这是不出刀则已,拔刀就要见血啊。
其实这些问题周源不是没想过,而是他现在还真不知道怎麽解决,最后只能磕磕巴巴说了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陈默不置可否,嘴角噙着笑容,针对刚才的那几个问题,结合知乎后续发展,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但每条都点到即止,听得周源心里跟猫爪一样难受。
随后他只是简明扼要说了下彼岸目前所拥有,而且是知乎急需一些东西,比如隐私舆情监控系统丶智能推荐系统丶日益成熟的创作激励机制等等。
「.刚才我说的这些,起码知乎能节省1~2年发展时间,但想要发展呈跟新浪微博这样的体量,还是任重道远。
而且核心用户的维持和激励是要钱的,我想李总当初给的150万,即便你再省也快见底了吧?」
周源听完,露出一丝苦笑。
李开复那边有些无奈,这家伙要这麽直白麽?不过创新工场基本只投天使轮,陈默刚才说的那几个问题也是他没有急需继续投知乎的原因。
其实以他的能力,创新工场随便攒几个投资机构,给知乎投个A轮,投个几千万不是什麽大事,结果自己还没想好,彼岸倒是找上门来了。
「对于知乎,我们彼岸可是带着诚意来的,否则我也不会今天亲自出现在这里,我方之前对知乎有过全方位尽调和估值.大概在2000万美元,这些是评估报告,两位可以看下。」
周受资跟着老板话语,掏出一份财务方面的分析评估报告,递了过去。
「我这人的办事风格,李总应该了解,估计周总不太清楚,那就是不想一件事拖太久,效率太低。
一口价,彼岸溢价一倍,4000万美元,秒到帐,彼岸全资收购知乎!」
4000万,还是美元,这让对面的周源呼吸一下就变粗了,毕竟前两天他还在愁怎麽继续融资的问题,因为再过两月估计连员工发工资都成问题,而且现在知乎那些核心用户都是在用爱发电。
万一哪天,爱会消失呢?
就是不消失,转移了知乎也遭不住啊。
要知道现在知乎最值钱的可就是这些专业用户,这也是知乎有别于其他平台的最大依仗。
其实一开始周源和李开复两人在接到彼岸的来电后,就有过一次谈话,那就是投资可以,收购绝不可能。
可现在对方给的实在太多了,溢价一倍,有了这笔钱,知乎不得起飞咯啊,周源陷入天人交战。
而李开复也被陈默的财大气粗吓一跳,一般这种决定,只有在那些不懂行的土老板身上才会出现,而陈默显然是懂得不能再懂的行内人,难道知乎潜力真的这麽大?
不说别的,创新工场投知乎的150万人民币,短短两年翻了几十倍,他也隐隐有些动心了。
周源跟李开复两人对视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里的犹豫。
卖还是不卖?这是个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