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东部打响,俱伦泊之战(2 / 3)

「李中将大概还需两日,能到达既定位置。」

斥候将领向李光弼回答道。

「既如此,大军先在此休整两日,再行进军。随时与李光进保持联系。」

李光弼沉吟一番后,向斥候将领吩咐道。

「遵命!」

斥候将领领命。

李光弼要磨合好时间,让回纥骑兵先发现望建河南的大唐步兵。

已渡过望建河迂回而来的大唐骑兵才能出其不意。

两天时间,转瞬即过。

李光进带着两千多骑兵,上万步兵,来到紧挨着俱伦泊的望建河南岸。

这里与回纥的营地咫尺之遥。

唐军似乎想剑走偏锋,以夜晚渡河,然后偷袭回纥大营。

但他们的行径被回纥探马发现,号角吹响,无数回纥骑兵赶来。

唐军渡河速度缓慢,在回纥骑兵杀到之时,仅只有上百人渡过望建河。

面对滚滚而来的骑兵,他们「慌不择路」地跳入望建河中,向河对面游。

坐在羊皮筏上的士卒,也纷纷向回划。

这惹得驻足河岸的回纥骑兵哈哈大笑,他们以为自己识破唐军的阴谋诡计,以为许多唐军在星空下的冰河中淹死……

「唐军欲与回纥开战,快向大可汗禀告,提前戒备。」

米利达干到来后,看到望建河对岸乌压压的一片,神情凝重。

他明白,大唐与回纥开战,绝不止这一方向。

太原方向,朔方方向,河西走廊方向,西域方向,都可能面临唐军的攻击。

回纥已经到生死存亡之际。

胜则威压中原,使原本属于大唐的胡人来投。

败则万劫不复。谁知道叶护太子的治理,是何样子?

「遵命……」

回纥探马一人四马,向西疾驰告急。

米利达乾没有请求援军,一是他明白现在不可能有援军。

二是只要守住望建河,唐军必然难以逾越。

翌日天明,米利达干看到河对岸遍布营寨,远处还能看到不少马匹。

以大唐玄龙旗为主的旗帜在河岸前猎猎作响。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唐军组织上百个羊皮筏,在河中划动。

有的甚至直接划到俱伦泊中,有的向下游划。

似乎在寻找其他适合进攻的河岸。

「自俱伦泊南,一定要密集布置探马,以防唐军突然渡过望建河。」

米利达干见此情况,下达军令。

当今最好的方法,就是拒河而守,等待其他战线的情况和大可汗的命令。

但大唐不给米利达干机会。

李光弼在得知李光进吸引住回纥骑兵的视线后,率领两万骑兵,向俱伦泊西面奔袭。

一路上,范阳副都督仆固怀恩为先锋大将,率领两千骑兵先行。

探马在更前,正式开始追杀回纥的探马。

当唐军距离回纥营地五十里的时候,回纥探马才终于逃脱唐军的追击。

他们飞奔而回,将此重要消息禀告米利达干和拔野古酋长。

然他们回途禀告,大唐马不停蹄地追击。

等他们将消息告知米利达乾的时候,仆固怀恩已经率领先锋军距离回纥二十里不到。

先锋军皆有备用马,他们换乘过后,准备一鼓作气冲入回纥的营寨中,搅乱回纥的阵型。

「不好……中了唐军的阴谋诡计。望建河南的唐军是佯攻啊!真正的唐军主力早已渡过望建河,从回纥北方迂回而来。」

米利达干意识到李光弼「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已经晚了。

这是回纥正儿八经与大唐第一次大战。

兵者,诡道也。

大唐的作战方式,和回纥征服的部落有天壤之别。

重兵死而耻病终,非大唐的信念。

大唐新军的信念是荣誉丶使命丶责任。

拼死相战,是为蠢才。

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才为名将。

从根本上讲,大唐能给予将士的,比回纥多得多。

「快组织兵马,阻拦唐军前进。其馀兵马整军,不必再管望建河对岸的唐军。」

米利达干在焦急之中,下达军令。

回纥骑兵得知被大唐突袭后,一时进入慌乱状态,士卒心中产生对未知的恐惧。

不一会儿,回纥在俱伦泊西面勉强组织两千多骑兵,向仆固怀恩的先锋铁骑攻击。

试图打破仆固怀恩的军队,为回纥大军争取时间。

「轰隆隆……」

铁蹄震天动地。

先锋精锐的铁甲之寒,直冲回纥的心灵。

仓促组织,虽然士气不高,但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在人喊马嘶中,冲锋陷阵。

「将士们,以后军中以军衔论荣耀,以军衔论地位,以军衔论军饷……盛世求战,何等不易?现军功就在眼前,若不去取,是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战死有名,胜利享受荣华,这是我辈所追求的……用手中长枪利刃,铸造赫赫功勋。」

「杀!」

仆固怀恩一声大喝,鼓舞士气,冲向近在眼前,阻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