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隶,迎接百国盛会(4 / 4)

回京的四万兵马,有三万加入神策卫,一万加入天策卫。

使两卫各有四万人。

加上关中地区丶河洛地区的府兵。会使两京地区有足够多兵马。

方便今后征伐的时候,调遣禁军出征。

「诸卿可有异议?」

安排完毕后,李瑄向文武百官询问道。

「臣等无异议!」

调兵回中枢,增强中央军兵力,对国家是好事。

李瑄点了点头,吩咐兵部确立调动信息。

天策府已经完成框架,都督四年一换,届时李瑄会在南方最少挑选两名都督,升职入天策府中。

然后提拔新的都督。

不够升迁的都督,会转换地区。

年龄过大,李瑄会劝说他们回长安丶洛阳养老享福,为后面的将领腾地方。

「赵尚书,现如今各国国王丶酋长丶使节,已陆陆续续到达长安,你和鸿胪卿要妥善进行安置。」

「按照各地文书,明年三月之前,使节会尽数到达长安。确定于三月初五,在花萼相辉楼举行百国大宴,向天下诸国展现大唐的威名,使诸国尽心侍奉于唐,按时纳贡,不敢侵犯。」

李瑄开始确立明年的一件大事,向赵奉章吩咐道。

举行百国盛会,不是他想听「天可汗」,而是类似于一场亚洲会盟,正式确立以大唐为主的领导地位。

增进大唐的外部交流丶经济商贸,以便于接下来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

外部安稳,才能致力于内部稳定发展。

大唐要大赚周围小国的金银珠宝,用以发展大唐的工商。

「回陛下,臣和鸿胪卿已在筹备此事,一定会彰显天朝上国的礼仪和大唐的风采,使万国服膺……」

赵奉章出列向大唐回禀。

自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过这种盛况。

即便太宗皇帝被称为「天可汗」的时候,也远远不如今时今日。

大唐灭东北丶西南,一举奠定无上声威。

许多国王冲着李瑄的「天将军」的名头前来。

在西域的时候,李瑄留下太多传说。

不管是仰慕,还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一众国王酋长到长安拜见天可汗,才算心安理得。

「盛会虽然重要,但不可铺张浪费。如隋朝一样,将丝绸包裹在树上,不过是徒增耻笑。户部对此次大宴要有严格的预算,不要超过。」

李瑄向赵奉章叮嘱道。

他可以去天中洛阳,到达更壮丽巍峨的明堂,接受百国朝拜。

这样更体现天子的尊贵。

但一来一回,会劳民伤财。

毕竟是搬迁中枢的大事。

但比华丽更具魅力的是威严,让百国看到大唐的无上威严,比看到那些包裹着丝绸的树木,更有冲击力。

「臣遵旨!」

礼部尚书赵奉章和户部尚书韦见素同时向李瑄拱手。

在朝会的最后,李瑄再次点明对常平仓的建设,务必要尽快做到常平百货。

还有慈幼堂丶乡学的建设,拼音丶数字的普及,以及各县印刷坊的建立。

「退朝……」

「恭送陛下……」

一场望日大朝会落幕,文武百官送别李瑄离开太极殿。

此次朝会韦伦所提出对寺庙丶道观的整肃,使百官觉得又是一场大动作。

自古以来,一旦统治者对佛丶道产生不信任,绝对可以生杀予夺。

但李瑄只想整顿风气,将不属于寺庙丶道观的东西拿下来,使大唐增加更多税收,使更多百姓能摆脱束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