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带珠丹不甘心这麽死去。
否则也不会在长安苟且偷生十年。
这一刻,尺带珠丹身体一软,瘫坐在座位上。
他真是一个懦夫啊!
「来人,护送尺带珠丹和赤松德赞回长安,向至尊请罪!」
南霁云向亲卫吩咐道。
「遵命!」
亲卫领命后,来到尺带珠丹面前,将他「搀扶」起,带离红山宫堡。
自始至终,尺带珠丹没有再说一句话。
他将会再次看到令他「欲罢不能」的长安。
赤松德赞也吓得失去精气神,他将随他的老父亲,去长安见证大唐为何强大……
「雪域高原想彻底稳定,还要有玛祥大论的支持……」
南霁云又向玛祥·仲巴杰说道。
「我一定会全力以赴配合两位都督。」
玛祥·仲巴杰连忙点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
雪域高原上旧贵族势力的主力军队虽除,但还有一些旧贵族的残馀,他们麾下有不少农奴。
唐军要征伐至他们的领地,将后患彻底扫灭。
另外在喜马拉雅山麓,吐蕃以西,以东部分地区,还有中立的部落。
在唐军主宰逻些城后,他们不可再中立。
从乾元二载春开始,唐军依靠逻些城为补给,四向出击。
大军将一个个不服从部落击溃,解放农奴。
不少部落望风而降,到逻些城向大唐投降。
曾经在雪域高原雄霸一方的象雄国,在玛祥·仲巴杰的劝说下,向大唐臣服。
象雄王亲自到逻些城拜见南霁云和段秀实。
等雪域高原大局已定后,南霁云上书李瑄。
李瑄与宰相们商议,在吐蕃境内设立雪域都护府。统领雪域高原上的部落丶国家。
使其在形势上,暂归大唐的统领。
等时机成熟以后,再设立郡县。
令朝廷大臣丶秘书监亲信常衮,为雪域都护府第一任大都护,又选择上百名大小官吏,刀笔吏,即刻上任。
原本的逻些城,改为山河城。
设立山河军一万,归属于南霁云的柏海都督府。
原本的柏海都督府中,再调遣两万兵马,进入雪域高原。
比如原本的绥戎军丶定戎军,已经没必要再防守到交通要道上,可以调到雪域高原,维稳内部。
原本的神策军则分离出柏海都督府,调往长安,成为禁军。扩充禁军的规模,形成天策丶神策制度。
段秀实所属的青海都督府,则调出一万兵马,补充柏海都督府。
吐蕃的灭亡,使青海都督府不必再养三万兵马。
今后大唐的重心,将回归到河西走廊上。
在河西走廊北方,还有正冉冉升起的回纥。
完成兵制更改后,柏海军拥有四万人。
其中一万都驻扎在山河城附近。
一万驻扎在柴达木盆地各个方向。
一万驻扎在吐蕃的东南,与南诏的边境,以及喜马拉雅山麓一代。
最后一万驻分别扎在柏海丶苏毗。
很明显,柏海都督府的核心,将迁移至山河城。
今后历代都督,将在山河城中,与雪域大都护一起,处理军政事务。
而青海都督府只剩下两万兵马,分别驻扎在通颊丶青海丶九曲丶白兰羌四地。依旧以伏俟城为都督府治所,主要起到维稳地方胡人的作用。
唐军在吐蕃解放农奴后,获得许多优质牧场丶良田。
还有金银矿丶铁矿。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财富。
为笼络民心,段秀实建议将十年前大非川之战俘获的俘虏,释放一部分回雪域高原。
还可以增加雪域高原的壮力。
另请求将陇右丶九曲的汉人百姓迁至雪域高原。
并许诺这些百姓更优渥的待遇。
如果有百姓同意,他们会获得一片不小的牧场,最起码百亩良田。
当前,雪域高原的气候条件为历史之最。
吐蕃的崛起,与雪域高原气候变暖息息相关。
而这一切都将归属于大唐。
依照李瑄的计划,将雪域高原各个部落改为山河部,并学习汉字,儒家文化。
原本雪域高原的文学丶典籍,都拿到长安去翻译。
以雪域大都护府为主,在雪域高原分九个州。
派遣汉人为州的行政长官,为彻底汉化雪域高原打下基础。
……
吐蕃和渤海丶室韦丶黑水靺鞨等,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大唐覆灭。
是以天下皆震。
不敢想像,大唐的疆域有多辽阔。
乾元二载秋,回纥大可汗磨延啜得到消息后,惶恐不安。
吐蕃没了,大唐在西部所有的长矛都将指向回纥。
磨延啜一直觉得李瑄有吞并草原的雄心壮志。
可现在的回纥,根本没有能力抗衡大唐。
焦虑,使默延啜大病一场,险些没有挺过来。
很难想像,他和李瑄同处一个时代。
磨延啜活在李瑄的阴影之下,现李瑄正值壮年,他却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