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除贱为良结束,大唐的人口(4 / 4)

现皆想着在这个时代齐心协力,获得耀眼的军功,流芳百世。

「李都督请讲,许多兵法策令,我还要多向你学习。我的想法也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王思礼认真起来。

两人年纪相仿,又同为李瑄的老部下,他对李光弼的军事才能敬佩不已。

在河北面对史思明的四战四捷,打得太漂亮了。

「王都督,郭都督,渤海这个地方,太宗皇帝也曾征伐过,变数丛生。虽已从高句丽人,变为靺鞨人,但渤海国内每一府,都最少有一座坚城。我们虽携带大量神臂弩丶攻城器械,但骑兵的意义就已大打折扣。」

李光弼向郭子仪丶王思礼娓娓道来的时候,又指了指桌子上的地图。

最东面的黑水靺鞨,离柳城郡最近的渤海国,以及渤海国以北,黑水靺鞨以西的室韦。

「如今,黑水靺鞨丶室韦,也知道至尊派兵征伐他们。他们现在各自为战,必亡无疑。哪怕之前矛盾再深,也会联合在一起,互为犄角,彼此相信。」

「我建议骑兵进入渤海国扶馀府的扶馀丶仙州一代,寇掠佯攻。让渤海国将求援消息送到黑水靺鞨和室韦。」

「届时,我们分精锐骑兵突然出击,歼灭距离最近室韦的援军。再战来援的黑水靺鞨。」

「如此,我军不用冒险去进攻渤海的诸城。只要将渤海国丶黑水靺鞨丶室韦的生力军歼灭,他们将无兵可用,即便有城池防守,也会崩溃投降。」

李光弼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去年的时候,李瑄刚让契丹丶奚丶同罗,与渤海国丶室韦,自相残杀。

虽然没有胜利,但再次伤害诸部的元气。

渤海国虽效仿大唐建立城池,种植五谷,饲养六畜,但渤海没有统一靺鞨人,它的底子太薄了。

像是以前的高句丽一样,国力怠尽以后,只能被大唐拿捏。

「此计甚妙!」

郭子仪点了点头,类似于围点打援的计策。

但现在室韦与靺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还不得不支援。

谁都清楚,唐军不惜代价以三都督府骑兵强攻,现如今的渤海国根本挡不住。

「还是李都督的计策好,我的平卢军一定倾力辅助!」

王思礼自愧不如。

李光弼说得不错,攻城不是骑兵的强项。

即便渤海国的城池不如大唐的县城,但自古攻城为下策。

王思礼知道,至尊就特别反感强攻一座城池。

如果没有战略丶战术价值,亦或者时间紧迫。

至尊绝对不会下令攻城。

「好!昔日英国公灭亡高句丽,今天我们也效仿他的故事。非我大唐暴虐,而是室韦丶靺鞨等不记德,不怀恩,反叛我大唐,在我中原大地奸淫掳掠。」

「今日,我们以各自的兵马兵分三路,谋划进入渤海国,群策群力,勠力同心……」

郭子仪郑重地说道。

他是李瑄封的东北行军元帅,主导整支军队的调度。

李光弼为东北副元帅,王思礼为行军司马。

三个都督府一同行军,必然要选择一个都督为主帅。

否则号令不一,会出现各种不可逆的危害。

「勠力同心!」

李光弼和王思礼也起身说道,铿锵有力。

随即,郭子仪开始向北丶向东派遣探马,去打探更远的消息。

务必将主要的行军道路,探查得一清二楚。

郭子仪丶李光弼丶王思礼三人进行一番商议以后,由李光弼率领范阳军铁骑,和一万名契丹丶同罗丶奚仆从军,出柳城郡,向渤海国边疆扶馀府(今长春)而去。

挡在李光弼前方的,还有一座城池。

盖牟新城(今渖阳境内)!

说它是城池,倒不如说它是「戍堡」。

它的存在,主要是为监视大唐。

平时只有两百馀名渤海国士卒守卫。

李光弼决定先拿下这座哨城,他派遣副都督仆固怀恩为先锋,率领五百铁骑,夹以神臂弩二百张,连夜渡过辽水,突袭盖牟新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