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马嵬驿政变,李瑄遇李隆基(4 / 5)

中的滋味。

拉着杨玉环的手,是李隆基仅剩的宽慰。

张小敬带领禁军到达驿楼的时候,没见李隆基的身影。

他本想要挟李隆基放弃抵抗,向天水王服软。

从落单的飞龙禁军口中,张小敬得知陈玄礼带着李隆基向东逃了。

在天黑之前,李瑄军已经到达马嵬驿。

「马嵬驿之变应该还未发生吧!」

李瑄在心里想道。

他马不停蹄地奔来,跑废了上千匹战马,就是不想让马嵬驿之变发生。

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杨国忠和五杨最好让他亲自铲除。

然后他与李隆基一起坐着龙辇,「和和睦睦」地进入长安城。

而且李瑄心底也不想杨玉环在马嵬驿瘗玉埋香。

「车将军丶裴将军丶罗将军丶薛将军,带人将方圆五十里,团团围住。不得让一个人逃走!」

「投降者不杀,任何人胆敢反抗,不分男女,格杀勿论!」

见驿楼后,李瑄勒马,向车神塞丶裴璎丶罗兴丶薛错下达命令。

此时除了四千轻骑,一千铁骑已经穿上盔甲,防止敌人近战死拼。

「遵命!」

车神塞丶裴璎等四将领命。

「呜呜……」

队伍从西而来,在这一刻,跟随不同节奏的号角声分开。

北部丶南部丶西部,轻骑向马嵬驿围拢。

一队骑兵,又去东部阻截。

「不要杀我们,我们投降……」

「我与天水王有旧……」

「我与天水王是至交好友!」

「圣人在东面,不关我们的事!」

轻骑入场,那些王公贵族,皇子皇孙抖若筛糠,他们纷纷伏在地上,不敢动弹。

生怕叛军一箭射来,让他们饮恨西北。

事已至此,大多数人都是识时务的。

哪怕牵挂着李隆基,对大唐忠心耿耿的大臣,也想知道圣人的结局。

藏在麦田内的人,被骑兵赶出来。

女眷靠在马车周围,瑟瑟发抖。

当然,也有极少一部分冥顽不灵的王公贵族骑着马,向南方奔行。

但面对李瑄军轻骑的围追堵截,一旦警告下马,会毫不犹豫地射杀,

「将军,我们抓到祸乱天下的杨国忠,飞龙禁军和龙武军向您投降,全力拥护天水王清君侧。」

张小敬带着飞龙禁军和龙武卫,将五花大绑的杨国忠献出去。

他曾在陇右从军多年,又跟随过天水王,此刻被禁军奉为头目。

为表示自己无心反抗,所有飞龙禁军放弃骑马,横刀入鞘。

经历种种,心灰意冷,禁军中没有一人有与叛军死战的意志。

更何况他们清楚对手是战神天水王的麾下。

「是杨国忠!圣人在何方?我等要去护驾!」

车神塞向张小敬询问道。

他见过杨国忠,虽鼻青脸肿,好像还昏了过去,但他能认出来。

禁军的投降,让他们节省许多力气。

「回将军,圣人和贵妃在龙武大将军的护送下,向东而逃。五杨和一些贵族还追随在圣人身边。」

张小敬向车神塞回答道。

他最崇敬的人就是李瑄,始终认为是大唐变了,而不是李瑄变了。

纵然只是禁军小头目,也想为李瑄做绵薄之力。

像那些李瑄死忠一样,张小敬相信盛唐的烟云,会在天水王手中持续。

一切的梦想,都将在变革中诞生。

「快将此消息禀告李帅!」

车神塞向亲卫吩咐道。

此时,李瑄跃马于马嵬驿附近,周身上百名天策亲卫跟随。

另外,一些文人僚属也跟在李瑄身边。

看着王公贵族,皇子皇孙卑微投降的模样,他们感慨万分。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

昨日还是盛世,今天天子出逃,

山河裂变,没有谁比谁更尊贵!

他们也佩服李帅的先见之明,千里奔袭而来,截住圣人入蜀的脚步。

和安禄山这样的叛贼不同,他们想成大事,必须将圣人控制。

「是天水王……」

「天水王竟然亲自率兵而来!」

「大唐完了,圣人一定无法逃走……」

「也不能这麽说,天水王也是太宗皇帝的后代,或许天水王会成周公旦!」

蹲在道路上的王公大臣基本都见过李瑄。

李瑄亲自领轻骑出现令人震惊,但也符合人们心中的形象。

和以往不同,他们总感觉骑在宝马上伟岸的身影,有一种睥睨天下的王者之气。

落日的馀晖,衬托得李瑄更加高大。

有的王宫大臣已经心死,有的大臣满怀希冀。

认清现实,他们希望李瑄与安禄山不一样。

「启禀李帅,奸佞杨国忠已被活捉,圣人和贵妃已离开马嵬驿,向东而逃!」

车神塞的亲卫向李瑄禀告道。

「我知道了!」

李瑄点头,一扬马鞭。

汗血宝马踏野狂奔,异常神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