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说出来此的目的。
一旦李瑄入玉门关,自然要想办法去掌控陇右军和河西军。
此举动与造反无异。
得到消息的李隆基,首先会意识到李瑄在装病,然后觉得李瑄也和安禄山一样谋反,一定会问罪李适之和李瑄的儿子李奕。
「我的儿女都在长安,要怎麽离开?」
李适之也知道谋逆大罪一旦证实,牵连甚大。
他老迈不惜死,但满堂儿孙不该如此。
「我听说圣人在三日后,要再次前往华清宫。届时您装成受到打击,一病不起。这样宋国公的儿孙们就能留在您身边。」
「您不是囚犯,在长安有众多理由出城。可以申请在骊山下的天水王宅院养病。」
「等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来以后,天水王的亲信就会准备车马,接您和您的家人前往陇右的莫门军。」
「现莫门军使为高锴,是天水王在朔方时的老部下,对天水王忠心耿耿。且莫门军紧邻白兰羌,白兰羌王对天水王马首是瞻。」
李泌向李适之说道。
「安禄山今年会造反吗?」
李适之还顾虑这一点。
「不知道!但天水王笃定会。」
李泌摇了摇头。
「听先生的安排了。」
李适之咬了咬牙,也只能这样。
接下来,李泌先居住在宋国公府。
罗兴联系廖峥嵘,以及京兆地区丶关中地区忠于李瑄的常平新兵。
要从常平新兵之中,挑选骁勇,护送李适之一家人安全到达莫门军。
同时,莫门军也会出兵接应。
这时候,逐渐代替郡兵职责的常平新兵尤为重要。
地方太守收到杨国忠的命令拦截李适之,也有心无力。
招募乡勇需要一定时间。
更何况在陇右地区,李瑄的影响力大于任何人。
翌日,李适之听说李瑄边关大病后,也卧病在床的消息传遍长安。
人们都认为李适之思子成疾,没有怀疑其他。
李隆基派遣高力士探望,并令御医诊治。
但李适之装得很像,御医不敢胡言,只能以思子成疾上报,并开药调养。
没几天,传出来饮中八仙的李适之已经无法再饮酒。
人们唏嘘不已,认为这是行将就木的徵兆。
李适之披头散发,忍饥挨饿,故意三天才吃一顿饭,身体自然虚弱,面如菜色。
御医看了都摇头!
由于李霅丶李季卿丶李玉莹等不知道李适之在装病,感情流露,不断哭泣,探望的客人们将此告诉其他权贵。
以至于长安权贵都以为李适之活不过今年冬天。
李隆基只是感慨一下,并没有因为李适之重病,而放弃去华清宫。
他心情也不好。
至于李适之的儿子丶女婿请假不朝也无所谓。
一则李隆基本就不上朝。
二则是他们的权力被杨国忠架空,可有可无。
十月下旬,李适之想去骊山脚下果园边李隆基赏赐给李瑄的宅子养病。
李霅等只能同意,用车子将李适之拉在那里,希望在安静的地方父亲病情会好转,能正常一日三餐。
骊山脚下的宅子中,杨国忠还亲临看望李适之,他巴不得李适之快点一命呜呼。
等李适之死亡的消息传到波斯,说不定还能打击一下李瑄。
他看李适之苍白无力的脸色,觉得李适之将要油尽灯枯。
临走的时候,杨国忠又假惺惺地让李霅好好在家陪伴李适之,并送上大补之物。
与李适之不远的骊山上,巍峨的华清宫中。
李隆基再次痛骂安禄山,因为安禄山未能履行约定,来华清宫温汤。
眼看十月份将过。
不过李隆基想着安禄山应该不会在今年叛变。
甚至以为安禄山一个胡儿,最多想割据范阳,苟安乐一时。
他准备再派使者,为安禄山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果安禄山还不来长安,他必然会调集河东丶朔方丶陇右丶河西的兵马讨伐安禄山。
越想越烦,李隆基干脆忘掉烦恼,好好享受这个寒冷的冬天。
凛冬过去,或许春天就会到来。
他有时在温泉之中,有时在飞霜殿内饮酒。
他像是心血来潮一样,每每观看宫中的大乐《霓裳羽衣舞》。
由美丽动人的杨玉环舞蹈。
此时杨玉环因为担心李瑄的病情而忧郁,那我见犹怜的神态,加上身娇体媚,使《霓裳羽衣舞》更让李隆基迷醉。
看着那妩媚的美人,一颦一笑。
听着那靡靡曲调,无忧无虑。
饮着水晶杯中的宫廷御酒,醉生梦死。
与此同时,华清宫下,杨国忠在中书门下堂训斥着文武百官,彰显自己的威严。
四杨依旧收着来自四方的贿赂。
壮丽的虢国庄中,拜访的达官贵人排了数里。
他们丝毫没有料到东北与西北的变化……
在十一月的一天,杜甫一路跋涉,从长安回往洛阳。
和历史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