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算计高仙芝,西域之路(4 / 5)

。高仙芝狂妄自大,一定无法对付大食。所以我要亲自出马。」

李瑄向李岘说道。

后世以为怛罗斯之战,大唐失败,是因为葛逻禄的背叛。

实际上,大唐翻山越岭三个月,远征而来与大食这种帝国对抗,僵持下去,已经算输了。

即便没有葛逻禄背叛,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大唐在安西无法养太多兵力,高仙芝最多率领一万五千名唐军远征,其他的皆是仆从军。

仆从军只能打顺风战,打不了逆风。

葛逻禄作为大唐多年的附属,如果不是逆风,怎麽可能背叛大唐呢?

「天水王想让下官在朝廷提此事?」

李岘对高仙芝不太了解,但他听信李瑄的。

「不用,我已经找高翁,实在不行,请贵妃娘娘出马……」

李瑄希望在朝堂上提及此事的时候,由李岘出马辩驳。

他将高仙芝为边功和财富,屠柘枝城老幼,掠夺石国的事情告诉李岘。

让李岘有切入点。

李岘明白了,到下午的时候,他离开天水王府。

翌日,兴庆殿。

「启奏陛下,当今兵部尚书空缺,高都护是名将之后,文武双全,屡立战功,臣愿意推荐高都护为兵部尚书。」

日常事务处理完毕后,杨国忠出班向李隆基奏道。

高仙芝此刻也在朝堂,他很吃惊杨国忠突然提拔他。

他只是个胡人,他想过自己会被封大将军,但不敢想像尚书这个职位。

尚书一直是汉人中最有威望的大臣担任,距离宰相一步之遥。

六部尚书中,除了存在感不高的户部和工部,其他四部都有机会拜相。

但高仙芝是特殊的人,他知道胡人不能拜相,不想在朝堂上被这群老臣钳制。

在西域,他就是说而一不二的土皇帝,哪个国王见他也得小心侍奉,他希望一直在西域。

「众卿有何异议?」

李隆基问文武百官。

「启奏陛下,臣才疏学浅,难达尚书之位。臣想为陛下开疆扩土,将大食驱逐出粟特故地。」

在大臣们窃窃私语,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时候,高仙芝出列推辞道。

这种气度让许多大臣高看他一眼。

在大臣们看来,如果能成尚书,谁会在边境呢?长安的繁华不好吗?

高仙芝的话,让李隆基微微皱眉,他又想起高仙芝贪他钱财的事情了。

尚书都不要,想留在西域干什麽?

「高都护不必忧心,可由天水王前往西域,代替你与大食对战。」

杨国忠见李隆基不悦,表明了告知高仙芝。

「臣的安西兵斗志昂扬,所向无敌,黑衣大食不过一新立国度,孱弱不堪,臣发誓能将其逐出。」

高仙芝一听就急了,他不想离开西域。

他想将这功劳揽入怀中。

李瑄的威名他如雷贯耳,如果李瑄出马,就没他的事情了。

「启奏圣人,大食是与大唐齐名的强国,如果不重视,必然会损兵折将,应由战功彪炳的天水王亲自出马。」

李岘出列,向李隆基拜道,不给高仙芝面子。

「足下竟敢说我不是大食的对手?」

高仙芝见李岘怼他,怒目而视。

他根本就不认识李岘。

高仙芝上次来长安的时候,李岘只是郎中,还未达到京兆尹的高位。

「只是提醒,将军不要过激。我听说拯蹈危溺,诛除凶暴,称之为『义兵』,正所谓仁义之师所向无敌;敌人来攻击,不得已而反击,称之为『应兵』,同仇敌忾,抗击侵犯的军队定能获胜;在小事上争胜斗狠不能克制一时的愤怒,加怒于人,称之为『忿兵』,争气斗忿的军队必会失败;认为他国有金银珠宝有利可图的,称之为『贪兵』,贪婪的军队一定会被击败;凭藉国家幅员辽阔,以人口众多相夸耀,因而想在敌人那里表现自己的威风的,称之为『骄兵』,骄傲的军队会被消灭。这五个方面不仅是由人事决定的,也是天道决定,将军要多多想想。」

李岘一番长篇大论,讽刺高仙芝率领贪兵屠柘枝城。

同时,也预言「骄兵必败」。

大食是强国,哪怕刚建立,也不能小觑。

这番话,差点让高仙芝破大防。

都说朝堂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真是太凶险了,与他无冤无仇的李岘却来攻讦他。

高仙芝很想说「贪兵必胜」,但在朝堂上之上,他说不出口。

这不符合汉人士大夫的价值观。

后世都说高仙芝贪婪无度,实际上高仙芝善待士卒,非常大方。

他将自己的珠宝,大量地赏赐给有功劳的部下,使兵卒愿意为他效死命。

「臣等也认为天水王可坐镇西域。」

见李岘这个李瑄的铁杆支持者发话。

呼啦啦地一群大臣上前,认同李岘。

包括杨国忠新拉拢的大臣。

这让高仙芝懵逼!

他没意识到自己陷入争斗中,在朝堂上势单力薄的他,根本没人替他说话。

但以萧隐之丶达奚珣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