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吐蕃没得选择!
他也知道吐蕃的性格,必会因此次压迫而反弹,但他也不在意。
十年时间,吐蕃远远无法恢复。
只要吐蕃存在,拥有十一万兵马的陇右军就会存在。
恩兰达扎路恭被李瑄的气势震到。
李瑄根本不给讨价还价的机会,因为吐蕃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大堂的气氛一瞬间僵住,然每过一个呼吸,气氛就会紧张一分。
李瑄乾脆继续拿起书……
如此,恩兰达扎路恭更感觉到压力。
半刻钟过去,李瑄又将书放下。
恩兰达扎路恭神情紧绷,他以为李瑄要将他轰出去,立刻说道:「我吐蕃同意元帅的条件……这都是冒犯天朝的代价,今后吐蕃为附属,赞普得到大唐天子的封号,兵马随时接受大唐天子的调遣!待我回到吐蕃,会立刻携带贡礼,向大唐天子朝拜!」
说完这句话,恩兰达扎路恭仿佛失去所有力气一样。
赞普是天神转世,现在却要大唐天子正名,这是一种耻辱。
但国家衰弱,唯有忍辱负重,才能保全国家。
「只要吐蕃真心实意。我大唐会如你们的玛祥对待你们的赞普一样,对待你们。忍辱负重的心思就不要有了,会将你们推入深渊……」
李瑄缓缓向恩兰达扎路恭说道。
「吐蕃拱卫天朝之心,百代不移!」
恩兰达扎路恭再次一拜后,向李瑄请求道:「在下希望见一下赞普。」
他知道赞普已不可能回到吐蕃,只是想看一下赞普究竟如何。
「圣人有令,不得任何人见吐蕃赞普。如果想见,去长安求见吧!」
李瑄直接将此推到李隆基身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恩兰达扎路恭无法强求,只能向李瑄一礼后离开,退出大堂。
在节度使府衙的院落中,末结桑东则布与恩兰达扎路恭错过。
两代大论彼此凝视。
恩兰达扎路恭正欲开口的时候,被末结桑东则布打断:「我知道你想说什麽。但我走投无路,而唐蕃古道能直通大唐。如果我先一步回到逻些城,还能轮到仲巴杰吗?我不是低估你们的能力,而是高估了你们的忠心,没想到你们抛弃赞普的时候,这麽果断!」
说完,不待恩兰达扎路恭回复,末结桑东则布就径直离开。
恩兰达扎路恭还有羞耻,掩面离开府衙。
吐蕃的依附,意味着持续一百多年的唐丶吐战事告一段落。
这几个月来,该有的调度,皆已完成。
从新郡太守,到他新任命的僚属,可以有条不紊地继续行进。
吐蕃放归的汉人奴隶,李瑄写信让高适丶杨绾丶刘晏安置。
李瑄下令后天启程,由临洮军一千轻骑,押送尺带珠丹丶附属诸王丶政务大臣丶吐蕃主要将领丶贵族丶千户长等,连同金银珠宝,回归长安。
随行的还有南霁云丶哥舒翰丶安思顺几名英雄勋章获得者,他们要接受圣人的授勋。
这两日做好准备!
李瑄又吩咐僚属一些事宜,让他们各司其职,不要多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次日,李瑄与李泌一起到城外湟水旁垂钓。
一个时辰,李瑄连上数条鱼,李泌一条未上。
「先生今日运气不好!」
李瑄再次将鱼线放入水中,调侃李泌一句。
他怀疑李泌这个不吃肉的人,不会钓鱼。
「钓鱼,不就是慢慢等待吗,要有耐心,等待鱼儿咬上来。」
李泌没有一丝焦急。
「还是先生耐心好,如过半个时辰不上鱼,我就会心急。」李瑄笑了笑。
「将军不爱钓鱼,是以心急,这无可厚非。」
李泌向李瑄说道。
「唉!是啊!好在今日运气不错。明日我回长安,先生一同随行否?」
李瑄这才说起此事。
「山人可回终南山。」
李泌表达的意思很清晰,他不入仕途。
边塞的修行,让他有所感悟,想继续修行长生不死之术。
「我读史书的时候,见张良得遇黄石公,王猛嵩山遇老翁。我本感叹二人的奇遇,现在一点都不羡慕,因为张良王猛只能见到黄石公和嵩山老翁一面,而我一直能请教我的良师益友啊!」
李瑄突然感慨一句。
他把同为道教的李泌,比作黄石公那种道教先贤。
而嵩山老翁,是有先见之明的无名隐士。
「诸葛亮北伐失败,没人说是他的过错;司马懿得到天下,都在对他口诛笔伐。因为这合乎于道义啊!」
「枉尺直寻,不小直而大直。将军比我有智慧。我更不敢当黄石公和嵩山老翁。」
李泌沉定一下,向李瑄开口。
他言语简洁,意味深长。
李瑄沉默,去思考。
鱼漂在动,他未觉,恍若他心在跳动。
他似乎明白李泌的意思,
如果他麾下的将领丶官吏,都觉得他想济世安民,建立尧舜那样的时代。
像诸葛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