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庐穷桑倭儿芒突然想到唐军数万骑突袭伏俟城,那里有至达大非岭丶大非川的道路。
如果赞普向这里靠近,后路把守的大非川的兵力不足,可能会被唐军冲破。
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吐蕃不敢以绝后路,与唐军背水一战。
虽然怀着必胜的信念,但也要考虑失败后的退路。
退回雪域高原,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若是赞普丶大臣丶大将丶猛将全部折损,吐蕃不就亡国了吗?
「炯桑大论,看来我们只有在大非川与唐军决一死战。」
末结桑东则布也意识到,他们只能背靠着大非川古道,与唐军一战。
「是啊!愿神灵保佑吐蕃……」
没庐穷桑倭儿芒是强硬派人物,即便到这个时候,他想的依然不是退出青海。
他准备拼尽最后一口气,为吐蕃而战。
另一边,不需要没庐穷桑倭儿芒提示,尺带珠丹本就牢牢守护着大非川。
他怎麽可能不为自己留退路呢?
只是得知唐军又多出数万骑后,心中有一些退缩。
要不要继续这场大战?
他要等没庐穷桑倭儿芒,末结桑东则布到来之后,好好商议一番。
虽然一个多月前放过狠话,但身为赞普,深知如果失败,哪怕他平安回到逻些城,也会影响他对吐蕃王朝的统治。
……
伏俟城。
「李帅,此城池让我先登,把它夺下来歇脚。」
六万多骑到达伏俟城下后,裴璎向李瑄请命道。
他已经忍不住立下先登之功。
「伏俟城是坚城!我们攻击它要死亡数百上千人勇士,所得不如所失。吐蕃只要不傻,就会聚集在大非川,保护住撤退之路。那里才是我们的战场。」
李瑄不愿意进攻伏俟城。
随着深入青海,有些河陇精骑高原反应严重。
他需要士兵在此修整一番,恢复状态。
他还会试着阴一下伏俟城守军,看看有没有机会。
……
一个时辰后,河朔骑兵将整个伏俟城团团围住,使整座伏俟城瑟瑟发抖。
站在城墙上,伏俟城守将目光所至皆为骑兵。
人喊马嘶,时时刻刻在伏俟城守军的耳中缭绕。
特别是唐军弩骑兵,已经携带角弓弩靠近吐蕃城墙。
利用角弓弩的射程,不时向城墙上射一波。
杀伤数十人!
迫使伏俟城点燃求救的狼烟。
伏俟城中储存许多从吐蕃运来的青稞丶小麦,但守军只有三千人。
现在信息都被断绝,除了狼烟求救,别无他法。
李瑄又派遣探马巡视百里,注意大非岭周围吐蕃骑兵的动向。
安排完毕后,他亲自率领临洮军一万四千骑,继续向西,进攻伏俟城古道。
那里某些关卡,一定还有吐蕃士兵把守。
奔袭二十几里,就遇到一支前往大非岭的吐蕃粮草辎重队伍。
唐军先行部队一哄而上,杀几十人后,剩下的恐惧投降,粮食临洮军携带一些,剩下的让河陇骑兵连带俘虏一起押走。
「启禀李帅,三十里外茶卡盐湖边,驻扎着吐蕃士兵,他们凭栅而驻马,从营寨上看,估算数量在三千左右!」
探马回来向李瑄回禀道。
「三千?」
「突袭过去,换乘冲击。」
「南八,你率五千轻骑,截断其后路,不要放跑一人。」
李瑄立刻下达军令。
他早就猜测到茶卡盐湖有一个吐蕃营垒。
因为茶卡盐湖是唐丶吐古丝绸之路的重镇。
又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轰隆隆……」
临洮军迅速奔向茶卡盐湖。
其实茶卡盐湖的吐蕃士兵已经收到消息,唐军在进攻伏俟城。
其内驻扎的三千吐蕃士兵神情警惕,他们将拒马全部拉出来,挡在主要道路上,以防万一。
但他们没想到唐军没有进攻伏俟城,而是向他们直冲而来。
茶卡盐湖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又令人陶醉的天空。
只是冬天的时候,茶卡盐湖显得苍凉荒芜。
由于周围雪山环绕,旁边的道路不是很宽敞。
听到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后,茶卡的吐蕃士兵面色大变,立刻进入防守状态。
吐蕃的营寨依茶卡盐湖建筑,旁边有一条道路。
他们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营寨内。
另一部分持长矛丶大盾,在道路上的拒马后抵御。
「下马步战……」
「强弩掩护!」
李瑄看到湖水前吐蕃阵营拒马密布,不再换乘,令跳荡精骑下马步战。
他们解下备用马上的盾牌。
临洮军还携带五百架需要下马使用的擘张弩。
另一部分精骑等待拒马被挪开后,冲入营寨。
南霁云的轻骑也随时待命。
李瑄没有闲着,他从汗血宝马上,取下一柄漆弓。
这是王忠嗣赠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