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后,咱还得留这些人吃饭,以表感谢。”
陈青叶听罢深觉受教了,看来这分家还真是挺郑重的,需要各方共同监督和见证。
她之前还怕吕氏让他们三房净身出户,现在看来,是多虑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吕氏应该闹不出幺蛾子吧?
陈青叶天真的以为这一次公平会降临。后来她才知道,以为就真的只能是以为。
***
第二天巳时初,该到的人都到齐了。
陈鸣进点燃三炷香,在院中对着八方各拜了三拜,告慰祖宗和神灵。拜完,这分家就正式开始了。
时人分家主要分五项——田宅,银钱,粮食,牲畜,农具。其中最重要的是田宅,因为这关系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宗族的命脉。对于家庭来说,唯有长子掌握大部分田宅,才能保证家庭的财产和地位代代相传。
对于宗族来说,亦是如此。唯有嫡系握有丰厚的田地,才能更好的凝聚宗族,领导宗族,同时也能保障整个宗族的地位和实力。
因此,大乾朝规定:两子之家,田宅七三分,长子七成,次子三成;三子之家,田宅六四分,长子六成,其余两子共四成;四子或多于四子之家田宅五五分,长子五成,其余诸子共五成。若无法均分,长子酌情多拿。
陈鸣进共有四个儿子,这田宅按规定应该五五分。
“家里一共十七亩地,老大九亩,剩下三个分八亩。老二家孩子多,老四还要读书科举,各分三亩;老三家孩子少,分两亩。”“现住的宅子共五间正房,八间厢房,六间泥草房。我们老两口占一间正房养老,其余的分给你们兄弟四个。”
老大分 间正房和一间西厢,此外堂屋、灶屋、柴房 库房、茅厕都归大房;老二和老四,都各分间正房、一间西厢和一间泥草房;老三拿得地少了,多给补间屋子,分得两间东厢房和两间泥草房。”
“现住的院子是要留给老大的,分给你们兄弟三个的屋子,你们想住就住,不想住就给你们大哥,自己出去买地建房。”"田宅就这样分,有没有异议?"
陈鸣进话音刚落,在灶屋留心听着的陈青叶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呵!
她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异议,反正她有。
陈青叶真想问问她爷这个算术鬼才——那一间泥草房怎么就能抵得了一亩地了?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让他敢大言不惭地说用一间泥草房去补一亩地?那泥草房下面是埋金子了?但任由陈青叶在灶屋把白眼翻得飞上天,她爷也看不见。
陈鸣进说完后环视四周,见没人说话,总算是松了口气:“没人反对咱就这样分了。”可不是没人反对嘛。田宅的分法是朝廷规定的,一般不会出差错,众人当然没疑问。
唯一有异议的陈盛信也不会提。
因为昨天乔氏就和他讨论过了,两人达成一致——这次分家只要不过分,他们就都接受,吃点亏也没问题,最要紧的是尽快分好,安稳地拿到分家文书。陈青叶昨天听她爹娘夜话时还在心中琢磨: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陈家怎么说也得讲究点吧,应该不会干那偏心眼的事儿了。
结果,这分家的第一项就把她的脸给打肿了。
她听说昨天周家人走了后,族长又特地把陈鸣进叫到了家里好一阵说道。她爷出来时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估摸着又被族长踹了好几脚。
陈青叶不信她爷没和族长探讨过这家该怎么分,但就这一泥草房换一块地的鬼才方案,陈鸣立竟然通过了。
这说明——族里完全清楚她爹的遭遇,但依然选择漠视与包庇,甚至还会习惯性地压上一根稻草。
她爹运气好,有人分担,有人支撑,这根稻草对他来说无足轻重。但要是有人一直在艰难支撑,也许那就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青叶从灶屋门口往正房随意一瞟,正好看见陈鸣立气定神闲地坐在堂屋里,见此,她忍不住摇摇头。
陈鸣立这个族长做得不行,这人拎不清。
历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陈家人能生,家家户户都子嗣众多,偏心眼的爹娘也不少,自然有很多像她爹一样受尽欺压的透明人。
族里面不仅不正风气,反而还推波助澜。
这样下去,陈家迟早玩完,还想什么改换门庭?
简直可笑。
不如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