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读史 (29)(10 / 12)

女帝投喂日常 飨君 9996 字 2个月前

。她立即俯首,急忙地说道。“陛下,这都是妾莽撞了。妾这样的人怎么受得起陛下的大礼呢?”

“抬起头来。你们也是。”叶黛暮叹息,肃穆地说道。“不许称‘妾’。我死以后,也管不了那么许多。但是只要我活着,就不许你们沦落到如此地步。”

众侍女是知道的,陛下不喜欢她们作践自己的。只是这十多年在宫中蹉跎的卑微,不是这么容易改得掉的。一次低下头,放弃自己的尊严,就很难再找回来了。

“听好了。刚刚不是才争过吗?君与民本就无分别。我为君,也是生来血肉,死去白骨的凡人,和你们一样。既然都相同,那么你们低下的头,不仅仅是作践自己的尊严,还有我的。”叶黛暮说完这句话,座下的女郎们皆将自己的胸板更挺直一些。

“别人可以看不起我们,可以轻视我们。但是我们自己不可以。无论面前的是风霜雪雨,还是刀剑钩戟,为人一世,怎能活得如此憋屈?要知道,我们终会死去。难道要到那时向天哭诉,我等白活一场吗?”

“不,我等不愿。”众人铿锵有力地回答道。

叶黛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回正题。“青筠说的不错。我太过自大了,竟忽视了百姓自己的意愿。若不能叫他们安居乐业,又不能守卫其土,这君王也太不值得他们叩拜了。”

“不光是陛下。我等也有些狂妄了。”卢淑慎反省道。“可是陛下,百姓守家卫土为何不是责任呢?”

“若是家国不能遮蔽风雨,不能使之意满念深,那么对于百姓来说,家国不过是枷锁,何来责任一说?家国护他性命,保他妻儿,卫其荣耀,才是职责。然后才有报国一词。”叶黛暮说到这里,自己的思路渐渐地清晰起来了。

“陛下,是我误解陛下了。”青筠听完叶黛暮的解说,才知道叶黛暮是想要活流民,救国家,而不是视流民为贱,以此换国家太平。

“并非如此啊。若非你说,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想得不够周全。”叶黛暮安慰道。虽说她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说到底,也不过是权谋之策,与怜惜百姓差之甚远。

“不,还是我太草率了。”青筠不安地补充道。“我细思来,若是陛下这条策用得好,可以活百万百姓。还是从这里再考虑吧。”

“虽是这么说,但是用死去逼迫来的兵,可得不到什么勇武之将。”叶黛暮也知道这策略还是可行的,但是也就是够凑个人头,想要得到忠心为国的士兵,这种谋略就不够看的了。

可是叶黛暮真的想用此计,以兵养民。若是使得好,说不准能达到全民皆兵的效果。只是要怎么做,才能够不逼人上梁山,而是主动地并且是积极地入伍呢?

还有就是“荣耀”二字,可是一篇好做的文章啊。

☆、第叁佰零贰章 杀身取义

“荣耀”两个字说来轻松,做起来可就太难了,特别是还要押上自己的性命。

圣人虽有言:“杀身取义。”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更多的不过是抱着自己的利益去沉沦罢了。叶黛暮其实也不好说别人。要她为什么家国大义去死,她也做不到。

但是若换一个说法,让她为了幼安、淑慎、老师……让她为了这些她爱的,爱她的人,她可能愿意赌上自己的性命一搏,哪怕希望渺茫,也绝不会苟且偷生。

人活一世,就求一个痛快。若是连这么一点小事也不能由自己的意愿,那活着和死了,也没有什么区别。

“陛下,我有个主意。”青盏第一个说。

“说。”叶黛暮立即允了。

青盏立即去搬了案几过来,将卷轴展开铺在上面。霁曦立即磨墨送上笔。青盏道谢接过笔,开始解说。“陛下若是叫我为国家死,我可能会害怕会退缩。可若是为陛下,为父兄,我便愿意慷慨赴死。”

“留着你的小命吧。我这里还有刀山火海需要你去闯呢,赴什么死。”叶黛暮啐了她一口。这个时候,她就完全想不起来自己也是同一种人了。

“是是。”青盏紧张的情绪也微微地缓和过来了。她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说道。“这就是愿为之死。陛下希望得到的是一支充满必胜决心的军队,甘愿为国而战的英雄。那么只要对于他们来说,国家代表着他们最看重,比他们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便是了。”

“说的轻松,哪有可能这么轻易地转换呢?不是连你也说,家国比不上父兄嘛。”青筠不由地吐槽道。

“可是我知道只要保住这家国,我的陛下,我的父兄都能因此得救。那么对于我来说,家国便已经是重于性命的东西了。”青盏这话,一下子便叫众人眼前一亮。

“是啊。若是流民,便分配给田,养活其家人,那么对于他来,守卫国家,便是守卫自己的家园,所爱之人,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啊。流民必定争先参军。”青筠一点便通。

“若是习武之人,便许之官位、名望,好名之人必定愿意。”卢淑慎也补了一句。这个她拿手。宫廷里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