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了:“行行行,我告诉你。”
张良立刻朝他躬身一礼:“洗耳恭听!”
“第一,郡县制下负责管理地方的官吏们不存在世袭罔替,故而只要有合理的选拔及考核办法,就可以做到有能者居之。”
“第二,相对于分封动辙几代人的经营,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吏短短几年之后不是升迁就是被贬,时间这么短,若天下无大变,其根本就不可能率众叛乱。”
“第三,在郡县制之
下可以因地制宜,适合种稻的地方便种稻,适合蚕桑的地方就发展蚕桑,只需合理分配就可使得整个国家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通力合作的情况之下,换做分封制下的那些诸侯能做到这般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么?”
“第四,郡县制相较分封在遇到外敌时更容易做出及时且正确的应对,这个你别跟我犟,当年六国联军攻秦是个什么状况,相信你比我更清楚。”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社会发展到了某个阶段,就该采用适合各那个阶段的法子来治理,所以郡县制取代分封乃是必然,这就叫制天命而用之!”
“我说得够清楚了么?”
太清楚了!
而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比当年李斯驳淳于越都详尽多了,吾儿赵荣果有经世之才!
嬴政的气瞬间就消了,心里更是美滋滋。
张良却摇了摇头:“按公子所言,郡县之制是好是坏核心当在官吏二字,而这官吏隔几年便要更换,民无定主,不知所从,又焉能不乱?”
赵荣瞪大了眼睛看着张良,仿佛不相信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怎么会民无定主?又怎么会不知所从呢?”
“官吏喜好各异,治法自有不同,如此频繁更换,又怎会使民安定?”
赵荣乐了:“怎么着,你拿我的俸禄,当我的官吏,治我的郡县,还得要照着你的喜好来?是你人太飘还是皇帝提不动刀?不是,你真的是张良么?”
张良皱起眉头:“公子此言何意?难不成皇帝仅凭一人之力便可监察百官万民?”
赵荣更乐了:“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这很明显是还停留在人治的思想之上,
但和郡县更配的,可是法治哦!”
法治!
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张良冷冷一笑:“原来是法家门下,却不知为何要来做这儒家之辩?”
赵荣便撇了撇嘴:“你还是道家的呢,你不也来了?”
张良立刻反击:“但我却未曾有所隐瞒!”
赵荣的脸上就浮现出一丝让张良不寒而栗的古怪笑意:“子房兄当真是坦坦荡荡,无所隐瞒么?”
他竟知道自己字子房!
张良大吃一惊。
赵荣又笑眯眯的说道:“更何况我也并无隐瞒,我的确不是法家之人,不过我确实觉得就治国而言,法家乃是诸子百家中最优之选。”
闻听此言,嬴政顿时就更开心了。
嘿嘿。
吾儿赵荣也是法家支持者。
与此同时,赵荣突然从自己的位置上走了出来踱着步子往张良所在的角落而去:“但所谓的最优之选也只是相对而言!”
“孔圣曰仁义礼智信,老庄讲道法自然,墨家要尚贤尚同,阴阳家的四时有序,名家求逻辑,纵横家重计谋。”
“还有农家、兵家、医家亦有其长。”
“对了,还有个小说家,不过这玩意儿我确实不知道有什么优点可取,但想来总是有的。”
“总而言之,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却也各有其短。”
“我先前说要博百家之所长,制天命而用之,为了让大家更为准确的理解这句话,我便再加几字。”
“唯有博百家之所长,方可制天命而用之!”
他说一句便走两步,待得这句说完,刚好走到张良面前,又突然凑到张良耳边小声说道:“你也不想博浪沙的事被坐在上面的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