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口不择言(1 / 2)

李治想着,要是这些世家真的打算硬着骨头,公然反抗,自己还是省了事儿。

能用武力解决的事情,都不算是事情。

这普天之下,应该没有任何势力是他的对手了。就算是这些标榜着高贵血统的世家们。

这些世家表面上仁义道德,标榜着自己血统高贵,但是暗地里却做着令人不耻的事情,李治早已经看清楚这些世家子的嘴脸了。

这一次非得当十几个世家脱一层皮下来,才不枉费自己因为银币所费的这些心思。

现在银币已经量产,扶桑银矿正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大唐皇家铸币局,这件事情基本已经稳定下来了。

洛阳长安两都都已经接受了银币作为大额钱币的使用,下一步李治打算铜钱也给换掉。

只是,现在的唐朝的技术并不能支持纸币的发信,政府的信誉也不能支撑纸币发行。

李治觉得自己的路还有很大一段要走。

荥阳郑氏家主联络上了其他十个世家家主,便往洛阳赶,在三月之期的前几千抵达了洛阳。

他一到洛阳便开始了和洛阳各个世家的族老亲戚联络了起来,企图多拉些人来脉,和皇帝有对抗的底气。

自古以来,门阀世家都是互相联姻,晋朝时各个世家子,世家女背诵世家谱系,都是必备的功课。

一个城里面的世家,几乎人人都是亲戚关系,不是本家亲戚,就是互为姻亲,不然就是姻亲的姻亲,反正所有人都沾亲带故,没有陌生人的存在。

荥阳郑氏和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都是互相嫁过女儿的关系,他自以为以荥阳郑氏族长的身份去拜访这两家在洛都的子弟,他们应该会敞开大门,热情迎接。

却没有想到,当郑氏族长派人去送拜帖的时候,被人上了一颗软钉子。

“你说,王崖之和崔行都病了?不好待客,拒了老夫的帖子?”

“岂有此起!”

郑家的下人低着头,战战兢兢的回道:“回族老,小人送拜帖前去,王家人和崔家人,都是如是说的也不知真假。”

粮食一案中,王氏和崔氏都有参与,崔进和王友直被李治给一撸到底,三代以内都被流放了。

这洛阳城中的王氏和崔氏没有几个说的上话的士子了,这王崖之和崔行是作为清河崔氏和太原王氏的主支安排的旁支子弟,待在洛阳的。

并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两家的族老在离开之前,给这两人下了死令,待在洛阳城中,绝不惹是生非,不参与任何朝中事务,只探听消息报往主家。

其他事情,绝对不可擅作主张,尤其是关于皇帝李治之事,更为重中之重。

经粮食一案,这两家已经伤了元气,受到了教训,自然再不肯冲动行事,他们现在已知,和皇帝沾上边的事情,他们只有顺从,而不是反抗。

假银币一案,这两家明面上没有踏足,没有被李治抓到任何的把柄,现在荥阳郑氏受皇帝旨意来洛都。

这洛阳城和长安城,谁人不知道这几个世家凶多吉少?

现在和这些世家沾上边,那不是上赶着给皇帝送把柄吗?

李治雷厉风行整治这些世家,不是没有用,到现在这些世家已经会顾忌皇帝李治,而不是上赶着来和皇帝作对。

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蠢事,这些世家可没有少干。

崔氏和王氏弟子听说荥阳郑氏族长一抵洛都,便送上了拜帖,便知道这老家伙肯定没有安好心。

这会儿不躲得远远的,难道等着被郑氏牵连,再被抄一次家吗?

王氏和崔氏族人支脉再多,也经不

起皇帝三族三族的抄家啊!

郑氏族长经过长时间的赶路,没有半分疲惫,现在看起来还神采奕奕。

此时他听了下人的话,冷哼一声,“王氏和崔氏百年世家风范,我看现在毁于一旦了。也不知道王家和崔家的老祖宗们知道这些不肖子孙做的事情,还能民不瞑目。”

郑氏族长气的急了,口不择言:“李氏蛮夷,尔等怕之,我郑氏可不怕。”

郑氏的下人听了,啪的一下跪了下去,趴伏在地,十分恐慌的说道:“家主,慎言啊!”

“洛都城中,影卫无处不在,这城中事,鲜有陛下不知。”

郑氏族长气的甩了甩袖子:“这是我郑氏府宅,他如何窥听之?”

荥阳郑氏家传悠久,底蕴深厚,自持门阀顶流,尊贵无比,郑氏族长一向被别人奉承惯了,何时遭遇过这等事情?

怒急攻心之下,口不择言,族中耆老叮嘱的事情,全都忘了个干净,此时只剩下怒气滔天了。

还管什么皇帝李治?

屋顶上的影卫听见下面的老者的咆哮声,他看向旁边正在执笔的影卫:“你说,这老头儿对陛下出言不逊,我可以就地割他舌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