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 / 2)

“你们看,慕容复还有数万大军,驻扎在逻些,而吐蕃的勤王大军也已经兵临城下,他们为什么没有开战?”

李治问道。

“吐蕃人人马不多,不利于攻坚战。”

“勤王大军尽数骑兵,他们只善于野战。”

“吐谷浑人闭门不出,就是想拖死吐蕃人。”

众将纷纷进言,都觉得自己的分析很入理。

“裴行俭你说。”

李治点将。

“末将以为这是慕容复耍的诡计。”

裴行俭分析道。

慕容复本身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和三姓家奴的吕布有的一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然是希望再次归顺大唐之后,让唐军来拾掇这些吐蕃人。

“嗯,这只是其一。”

李治笑道。

“程知节,你告诉他们。”

虽然这些武将勾心斗角不咋地,但是在战场上的阴谋诡计那可是一个比一个多。

也都是一群尔虞我诈之徒,眼珠转一转就会有很多骚主意冒出来。

“陛下,末将认为慕容复贼心不死,他想永镇吐蕃。”

这才是慕容复的最终目的。

既然小人的眼里只有利益,那么慕容复就一定会为了他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

借着唐军的手,剪灭了吐蕃人最后

的希望,那么仇恨的种子也就此种下。

那可是吐蕃人和大唐之间的仇恨,他慕容复只不过是替大唐看护吐蕃。

就算李治不允许也没有办法。

因为吐蕃高原并不适合中原人长久居住,吐谷浑人勉强能凑活事儿。

只要大唐军队一走,空虚的吐蕃高原,就会立刻成为慕容复的囊中之物。

而睿智的大唐皇帝李治是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的。

那么结果无非有两个选择,第一那就是杀了慕容复,永绝后患。

但是如此一来李治就丧失了起码的信用,所以李治绝不会这么愚蠢。

最后也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顺水推舟,让慕容复暂代吐蕃之主,这和永镇吐蕃没什么区别。

到时候还不是慕容复说了算?

所以在慕容复看来,吐蕃早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朕是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李治一拍桌案,开玩笑,一个大国的皇帝,还要被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牵着鼻子走,那不是李治的做派。

“陛下,还有更好地选择吗?”

程知节也看不懂了,因为慕容复这个人杀不得。

一个降将却牵着大唐的命数,一旦开了杀降的这个头,周边的国家都会和大唐死斗到底。

既然战也是死,降还是死,何必你,倒不如富贵险中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老将军退兵。”

额?

开什么玩笑,大唐军队平推到了吐蕃一线,知道付出了多大的困难吗?

别的不说,就是后勤补给不知道损耗了多少的人力物力。

艰难路险之下,不知道死了多少民夫和士兵,才推进到了这个程度。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风柳城,倘若不是慕容显这个卑鄙小人见钱眼开的话,不知道要死了多少唐军才能攻克。

如果轻易地退兵,那么想再一次的攻下风柳城可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儿了。

“陛下,程知节若要抗命呢?”

这可不是程知节背叛大唐,而是他手下的将士们不同意。

打了胜仗必须要有激励士气的奖励才行。

现在拿下风柳城,在还没有看到奖赏的前提下就退兵,士兵们也不答应啊。

“老将军多虑了。”

李治分析时弊。

当时不管是吐蕃人还是吐谷浑人扼守风柳城的时候,都有后勤补给供应,所以在拥有强大后援的前提下,可以严防死守。

目前的局势不管对于吐蕃人来说,还是吐谷浑人都属于无根之水。

没有后勤保障他

们如何能安心坚守?

所以李治退兵与不退兵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而且吐蕃人之所以没有和吐谷浑火拼,就是在观望。

吐蕃人也清楚他们完了,群龙无首,皇族被吐谷浑剿灭一空。

此时的吐蕃人和吐谷浑人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而大唐兵峰直指逻些,本来人数就不多的吐蕃人就更加的保守,所以他们采取了守势。

但也坚守不了太长时间,还是因为后勤的原因。

没有了中央政权的调度,吐蕃高原一片内乱,无法有效的组织起国家机器。

“明白了吧,如果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