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不应该一味地付出,有所回报才是正确的做法,不过扬州现阶段的情况不允许杨凡有任何的犹豫,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扬州的百姓聚集在一起。
有一位伟人说过‘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做起来就有些困难了。
认识无利不起早的生物,在没有一定的利益情况下没有人愿意为了别人的目标而努力。
扬州知府不仅每日给未成年的孩童免费提供食物,并且还给没有工作和土地的百姓提供食物,前提是需要进行县衙安排的工作。
扬州的城墙早就破败不堪了,杨凡第一天到了这里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也并没有想去西安修理那些破败的城墙,而是先命人改建了扬州的官运港口。
所谓的想致富先修路的政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在这个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年代。
船运在扬州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重,向多地运输粮食的方式也是通过港口,可是比起吧破败的城墙,扬州的港口更加的不堪。
年久失修的港口到处可见破败的迹象,在上面每走一步都有掉下去的风险,就这样,每日通过这个港口来往的船只也是数不胜数。
改建港口的事情被杨凡
当做了首要的工作,聚集了一大帮的闲散百姓开始了浩大的工程。
如果接着用木质的柱子当做支撑,可能再过个几年也就被水浸透,之后就会和现在变得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现在的制铁技术没有办法能造出那样巨大的铁柱,万般无奈之下杨凡还是选择了水泥柱。
与铁柱想比,水泥柱子更加简单制作,也不必担心受到腐蚀。
先用木板制作出基底,放到水底后一点一点向上浇灌,这个工程可能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
在新港口没有建好之前,旧的港口还是需要先对付用一下。
为了更加了解扬州百姓的生活情况,杨凡更是特意的带人去周围的村落里看了一圈,回来后他痛心疾首的样子令丑师爷十分的不解。
“那是人住的地方吗?”
“大人,有何不妥吗?”
不妥,很不妥,现在都公元七世纪了,还有人住在简陋的窝棚里,稻草搭建的棚顶别说是下雨会漏进屋里,就算来了一阵比较大的风都能将其吹起来。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别说是有安全感,没有危机感就不错了。
更可悲的是那间不能被称为房子的房子中还住了一家五口人,那家主男人的老娘躺在里面随时
都有被这危房压死的可能。
杨凡转头问丑师爷道:“你家不会也那个样子吧。”
丑师爷连忙摇头,自己好歹是个师爷怎么会住那样的房子?
窥一斑而见全豹,杨凡甚至不惜用最悲惨的境遇去幻想更多的人住在这样房子里。
既然在长安没能开展的房地产项目在扬州先开始也不错。
没过两天,几千人组成的工程队开始对周边村落的房子进行拆迁,没地方住的人杨凡先安置到了县衙中暂时居住,好歹那里的房顶不会随时掉下来。
扬州人中也不乏心灵手巧之辈,烧砖和泥制作瓦片这样的活计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比稻草房顶要众很多的瓦片房顶自然需要更强的支撑,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第一座完全是用砖石和瓦片组成的房子建成了。
与杨凡最初设想的那种为富人建造的房子不同,在扬州建造的房屋是那种一排式的房屋,一排能住五家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户都有单独的卫生间卧室饭厅。
大门旁边更是用烧制的玻璃作为装饰,让室内的采光也十分充沛。
这样制式的房屋只要稍加改变就能满足一户人的需要。
“大人这是想在这里建一座别院
吗?只是这里的风景也不是很好,为何会在这里?”丑师爷还是将自己内心的疑惑问了出来。
杨凡看着眼前的房屋道:“那个徐老五呢?干完活人去哪了?”
徐老五就是那茅草房子的主人,也是参与这房屋建设的一份子,完工之后此时不知道去了哪里。
听说知府大人在找他,众多的民工开始寻找,直到在扬沙子的地方找到了他。
当初徐老五的邻居在远处对徐老五大喊道:“老五,知府大人找你。”
徐老五放下手中的铁锹,擦了下头上的汗,快步如飞的跑到了杨凡的面前,他甚至不知道杨凡为什么找他。
但是他知道这个新来的年轻知府还算是个好人,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去学堂吃饭不说还让自己能每天吃上两顿饱饭。
忘年间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需要去当地的富户家里做事才能吃到一口饭,给别人打粮的滋味可不好受,看着人家家里一袋子一袋子搬着粮食自己却只能咽口水。
只是他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