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十两真金白银之后,杨凡边走边咏诗: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将前面两句不合时宜的实景描写略去,只用后半首诗来回敬这些人的辱骂与轻蔑。
这么一来,太学生固然是目瞪口呆,周司业也傻眼了。
这首诗好
不好,他们这些人难道不知道?
要他们写肯定写不出这么好的诗,但只是品评好坏,却是不难。
这诗好不好?
好的不得了啊!
可诗越好,他们这些人越是尴尬。
因为这种传世之作,注定是要传扬开来的。
可随着这首诗的传颂,他们这些抱团欺压杨凡的人,岂不是要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孔颖达也没想到,事情最后还有这样的转折,只能长叹一声,摇头说道:“本来杨凡入太学就是陛下钦命,现在人还被你们赶走了。老夫本来就头疼该如何向陛下交代,有这么一首诗在,就更麻烦了。”
周司业也知道麻烦大了,可他不甘心。
明明是卫道除邪,怎么反倒是我不对了?
环视一圈之后,周司业心里一动,冷笑道:“就他杨凡会写诗吗?咱们这里几百人,每人写一首,我就不信没有比他的诗更好的。”
太学生们顿时怦然心动,若是真如周司业所说,写出一首比杨凡更好的诗来,不仅可以名扬天下,还能博取周司业甚至是孔祭酒的好感。
到时候好处岂不是数之不尽?
想到这一点的聪明人很多,可等他们真正开始写诗了,才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诗,不是那么好写的!